侯捷點頭笑道“這是大好事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今天江北的東星學院迎來了董玉琛院士,1959年她提出了“品種資源”一詞,同年冬天,在全國作物育種科學大會上她首次提出我國作物品種資源工作的任務,組織建成國家作物種質庫,促使全國收集起來的約20萬份作物種質資源得以基本儲存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董玉琛院士在全國各地考察收集了600餘份野生小麥近緣植物,在82年83年幾乎跑遍了新疆南北各地,86年她開始考察北方地區。
這次是受林香的邀請考察東星學院的種子培育中心和種質庫,60多歲的院士慈眉善目的,非常簡樸,就像一個鄰家老太,如果不是有著院士身份,旁人還真的以為她就是個普通人。
東星學院的這座種子中心是一棟8層高的建築,1層是辦公場所和種子庫,二層七層都是實驗室,八層是配電室和計算機房。
董玉琛觀看這裡的種子庫和實驗器材,和林香說道“你們這個種子庫算是全國最先進的,如果投入使用那真為地方農業發展幫了大忙。”她囑咐林香說道“你們要和農大、農科院好好合作,搞種子工程不能你們單獨搞,那樣力有未逮,農大和農科院在這方面很有經驗,你們要和他們合作,必要時候找國家種質庫合作,我們也會幫忙的。”
林香看著這個笑眯眯的老太太,高興的說道“董院士,我們今年從美國引進了優良大豆種子,還有亞麻種子,正同農科院合作進行本地馴化呢,如果明年順利我們就會種上這些優秀的國外種子。”
董玉琛點了點頭,說道“引進外國良種很有必要,我國的種子培育工作相較於發達國家晚,發展也慢,這時候引進就是個很好的途徑。但這其中也有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發展我國的本土品種資源,要堅持培育出我國的本土作物品種,不要放棄!”
林香點頭,笑道“您說的話和我弟弟說的一樣呢,強生他也很看重國內的物種資源,還說要把國內的作物種子,大豆種子、亞麻種子、棉花種子都要拿到國外去註冊專利,這幾百份幾百份的種質資源,怎麼註冊啊!”
董玉琛挺驚訝的“哦?你弟弟真的這麼說,這個事情你應該支援啊!”
看著林香不解的目光,董玉琛說道“我們國家去國外選購優良種子,外國人都是要專利費的,我國在農作物專利上發展緩慢,但是我很支援你們把這個事情先做起來,國家種質庫也可以提供幫助!”
這事倒是很意外,林香不明所以的說道“那好吧,我回去和就和強生商量一下。”
董玉琛笑道“你這孩子可能還不明白農作物為什麼要註冊專利,我就這麼跟你說吧,假若我國有某種農作物的優勢,而這種作物恰恰是外國註冊了專利的,那麼我國就不能出口,這會對我國農產品貿易造成損失啊!”
林香恍然大悟,驚訝的說道“原來把農作物註冊專利,真的有用啊!”
董玉琛連連點頭,感嘆的說道“這個事情本應該國家來做,但是現在資金有限,我國農作物又大量以來國外的品種改良,另一個我國還不是很把農作物專利這個事情當回事,這就很讓人無奈了。一方面是我國農作物不斷損失,而另一方面又是因為不夠重視而讓國外佔了便宜,我們也是力不從心啊。”
林香點頭說道“這個事情我記下了,以前我還覺得作物註冊專利這個事情可以緩一緩,不知道有這麼嚴重,那以後我們就把這個事情放在第一位,不讓國家白白損失外匯。”
董玉琛很欣慰,沒想到在濱城有一家甘為中國農業發展而努力的公司,她想了想向林香提議道“國家種質庫在這件事情可以幫助你們,我一項是提倡鼓勵種質資源共享,你們這裡資訊科技發達,有這麼多這麼先進的計算機,可以建立一個共享平臺,建立省和國家農作物資源資訊庫,讓你們省內的和全國的農業資源工作者們可以到你們這裡來查詢資訊,我想這個事情的意義是很大。”
她向林香說道“先你們這裡搞一個試驗,等其他省份的同志們認識到這個意義了,可以再推廣出去,這就很方便了!”
林香覺得這也是個順便可以做的事情,於是就痛快的答應了下來,她說道“董院士,這個事情我們沒想到,如果國家種質庫能幫助我們建立這個平臺,那當然好,也給我們自己查詢資訊提供了方便,我們當然歡迎!”。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