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重回1977> 第八百五十七章 助學基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五十七章 助學基金 (2 / 2)

楊萬立謙虛的說道“眾位都是行業內的專家,肯定不會無的放矢的。”

眾人說笑著來到了廠房之外,看著周圍其他建築,以及遠處一望無際的大片土地,林強生豪邁的說道“將來這裡會再建幾座大型機庫,我們生產的客機就停在這裡,甚至以後還要生產中大型飛機,形成一個系列!”

胡溪濤感慨的道“那不知道要等多少年!”老人家搖了搖頭,75是中型飛機,還不是他期待大飛機,等中國的大飛機專案建成沒準這些人就已經快入土了。

諸德培反而很樂觀“總有那麼一天的,我們一點一點積累,先把中型客機搞起來,以後再製造大飛機。我看了德國人的圖紙和資料,75有很大的擴充套件性,德國人的野心可不比我們小!”

眾人也都點頭,看了德方的設計對75,還是充滿了期待的,德方確實把這款飛機設計得很好。

接著他們又到了東星集團的發動機生產線,還參觀了濱汽的汽車生產狀況。當眾人見到一輛輛小轎車走下生產線,這才感受到東星集團的強大實力,對待客機專案就更加有信心了,以前大家有心力沒財力,現在兩樣都不缺了,擺在眼前的也就是時間和耐心!

接下來他們到訪了濱城工程大學,楊萬立就在這所大學任教,現在他有空還帶著幾個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程大學的航空專業受到了很大損失,但是現在已經重新建立了起來,他們還藉著楊萬立與東星集團的良好關係,很多工程類專業的畢業生毅然放棄了國有企業,來到了東星集團發展,這些人的專業素質高,已經在東星的各部門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們又到訪了工業大學,見到了楊士勤校長,他也是金屬材料及工藝、焊接技術方面的專家。

林強生計劃成立航空人才發展基金,資助一批航空專業的建設,而工大和工程兩所院校就是東星發展的重點。

“楊校長,長久以來飛機由於形變大而採用鉚接工藝,但是國外已經開展了鐳射焊接工藝方面的研究,用鐳射焊接取代傳統的鉚接進行鋁合金飛機機身的製造,可以達到減輕飛機機身的重量,提高強度的目的,採用了焊接工藝可以使得機身機翼的重量減少18,成本下降24左右。”

林強生對楊士勤說道“我們希望工大能夠參與到東星的中型客機專案,你們有全國名列前茅的飛行器設計工程系,還有實力強大的材料、焊接專業,有工大參加75專案一定會對我們幫助很大的。”

楊士勤笑著說道“我們當然要參與,即使你們不來我也要主動的找上門去啊!”

胡溪濤對眾人笑道“這下好了,可算是把國內的幾大航空航天領域的高校都集中到了一起,這可是影響空前了。”

楊士勤點頭“東星集團就在我們家門口,從幾年前開始我們就有著很好的合作,雙方還進行了不少合作研發。如今東星又要發展航空飛機了,我們真是喜出望外,這可是項大工程不參加怎麼能行呢。”

林強生當眾宣佈道“為了培養國內的航空航天技術人才,也為了培養我省的科學文化發展,我本人每年將拿出1000萬元人民幣作為助學發展基金,希望工大參與這個基金的實施。”

眾人聽到這個訊息都有些吃驚,而楊士勤事先已經得知了這個訊息,對於林強生做法他是樂見其成,並且十分歡迎的,每年1000萬助學金,那將解決多少貧困學子的就學問題啊!。..

喜歡工業民科請大家收藏:()工業民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