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這道題,首先,王小姐虧了兩雙鞋錢,也就是90元,因為進貨價是45一雙,然後,王小姐還給顧客找了40元零錢,因為顧客給了她100,王小姐是按照30元賣的,所以10060=40,也就是說此時此刻,王小姐已經虧了90+40=130了,而這時候鄰居找過來了,說錢是假的,於是王小姐又賠給了鄰居一張100元真幣,也就是說,王小姐虧了130+100=230元!
對不對?
不對!!
肯定會有人站出來指出王小姐的紕漏之處,那就是,你只計算了你支出的那一部分錢,可你剛剛收進兜裡的那60元錢你還沒有算啊!你確實是一共支付了顧客和隔壁店鋪老闆230元,這一點沒有錯,可是你賣鞋還賺了60元啊,也就是第一次你用假錢換零錢的那100裡剩下的那60元,你只找給了顧客40元,你不是手裡還留著60元嗎?那你最終虧損的不應該是23060=170嗎?你不能光算支出,不算回報啊!
那麼問題來了,王小姐虧損170元的結果對麼?答案是錯!
這就是同一筆錢重複計算所帶來的後果!
咱們換個思路:王小姐當時手裡沒有零錢,所以只好向鄰居暫借100元零錢就等於用假幣換),事後又還給鄰居100元等於賠),她和鄰居之間是等價交換有借有還,不存在誰虧誰賺的問題,對不對?所以縱觀全部交易過程,看似三方,其實是兩方,這中間根本沒有鄰居什麼事,他只不過向王小姐借出100元事後又如數收回,不存在利害關係。全部利害關係只存在於王小姐和這個顧客之間,簡而言之,顧客的所得就是王小姐的所失,就這麼簡單!假定王小姐手裡有零錢,不用向鄰居換,那麼她收了顧客的假錢,再從自己兜裡掏出40元連同2雙鞋一齊遞給了顧客,顧客轉身走了,那麼,這時王小姐虧了多少錢?40+45+45=130,這就是王小姐賠的錢!如果站在顧客的角度上來講呢?顧客賺了兩雙鞋90元,和王小姐找給他的40元,加一起也是130元!
以上是第一種解題思路!
第二種解題思路是,我們可以假設王小姐在這次買賣前有300塊錢,然後我們來還原下這個交易情景:
首先,顧客來買兩雙鞋子,因此她首先要用300塊錢進兩雙鞋的貨,一雙各45元,花了她452=90元,這時候王小姐剩下30090=210元。
接下來,顧客給了她100塊錢,她拿這100塊錢去隔壁找零錢,因為一雙鞋甩賣30元,因此她找回顧客100302=40元的錢,剩下的10040=60塊錢則放入了她自己的錢包,所以這個時候她有210+60=270塊的錢。
最關鍵的步驟來了,隔壁家跟她說剛才她找的那張100是假的,於是她賠了隔壁100塊錢,這個時候她的錢包有270100=170元的錢。這就是王小姐最後剩下的錢。
而她剛開始有300塊錢,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這次買賣中她虧了300170=130元。
以上這是第二種解題思路。
這道智力題的最容易讓人混淆的地方是,王小姐給了隔壁店鋪2次100元錢,這裡很多人會把這100元計算兩次,實際上,王小姐一分錢也沒有虧到隔壁店鋪老闆身上,關於這一點,站在隔壁老闆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就行了,隔壁老闆從始至終只收到了100元真幣,他也付出了100元的零錢,從始至終,隔壁老闆根本沒有賺一分錢,王小姐自然也不會虧一分錢了,王小姐虧得錢,就是顧客賺的錢,只要捋清了這一點,那答案自然就揭曉了!
“王小姐,我們來算一下,隔壁店鋪的老闆,賺了你的錢嗎?他一共收了你多少錢,又支付了你多少零錢?”衛斌引導著王小姐。
“嗯,這麼說起來的話,我雖然一共給過他兩次100元,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因此而獲益,因為有一張是假幣,他一分錢都沒有賺我的!”王小姐想了想後說道。
“那也就是說,你的錢虧了多少,全看那名顧客賺了多少了?那名顧客一共賺了你兩雙鞋的錢,也就是90元,還有就是你找給了他的那40元,他一共賺了你130元!也就是說,你賠了130元錢!這麼理解沒有問題吧?”衛斌說道。
王小姐陷入了思考,似乎還是有點沒有轉過這個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們再換一個思路……”接下來,衛斌又把另外一種解題思路告訴了王小姐,王小姐這才恍然大悟,終於理清了自己的賬目問題!
總而言之,這前兩關,只是一道純粹的數學問題而已,只要你的數學功底過關,做這些簡單的智力題還是可以手到擒來的!
但是,這也僅僅是前兩關而已,第三關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前兩關只能作為勾引玩家興趣的開胃菜而已,這第三關,才是這個任務的正餐!
接下來,衛斌來到了指定的任務地點,這裡是一個傳送陣,顯然,真正的任務地點是在這個傳送陣的另一頭,衛斌二話不說,直接邁進了傳送陣。
衛斌剛剛走出傳送陣,就發現自己出現在了一艘海盜船上,海盜船上一共有五個海盜,他們五人圍在一起,中央靜靜地躺著一百顆寶石,
系統:5個海盜搶到了100顆寶石,每一顆都一樣的大小和價值連城。
他們決定這麼分:
第一步,抽籤決定自己的號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