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彼岸花開成海歌曲> 第二節 烏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節 烏鎮 (2 / 2)

走道裡傳來乘務員買早點的聲音。她坐起,不打算在睡,再睡也是徒勞。她漱洗完後,從包裡拿出一個餅幹,一瓶水和一本書。書是從母親的房間拿出的。

下午兩點,到達目的地。她走下火車,深深吸了一口江南的空氣。江南,這是一個地域性的詞語,可以解釋為長江以南。雖然她的家鄉也在江南,可伊水從來不覺得它和水鄉有關系。那只是一座城市,擁有城市該有的一切,彷彿早已失去自己的特色。讓她無法深深懷念,無法對故鄉一往情深。江南,應該是煙雨濛濛,應該是小橋流水,應該是雨後有人撐著油紙傘輕盈盈地走過青石臺階。江南,應該是薄霧中的畫。以為遠了,其實近了。伸手便可觸碰,卻怕這一碰讓蕩起的漣漪攪碎美好。

她在下城區找了一個賓館住下,打算在這裡呆上幾天,再看看是去烏鎮或是江蘇同裡。畢竟西湖名氣太大,而且,印象中古人所指的江南似乎都是杭州。她想好好看看西湖,看看這座自古以來就享有盛名的江南城市,看看,它和故鄉的不同。

在杭州呆了三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西湖邊上散步。一個人,慢悠悠地。時不時看見有導遊撐著旗子領著一大幫人邊走邊講解。有時,她在一旁聽。有時,她會加快腳步離開。沒有坐船去看三潭印月。去了一趟雷峰塔,看著塔裡的浮雕,講述白素貞和許仙的故事。這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故事。所有人都認為白素貞賢惠善良,許仙情深意重。她自是知道。可她也聽過另一個版本《白蛇傳》。那個版本裡只有許仙和白素貞。為了報恩,白素貞嫁給許仙,而許仙發現白素貞是蛇妖後,親自化緣建了這雷峰塔,將白素貞壓在塔下。這個版本,太薄情。

第四天,杭州下了一場雨。從早晨起,天空就一直是灰濛濛的。她坐車來到西湖邊,走進一家咖啡館,在陽臺上尋了一個位置坐下。她沒有要咖啡,點了一份小西點,放在桌上,不想吃。天空下起毛毛細雨,西湖上升起了一層薄霧,朦朦朧朧。這是她要看的景色,是她一直等待的景色。她笑,伸出手接住細雨,感受雨打在手心微涼濕潤。

她看到了,可以離開了。

自從知道藍伊水不在,宋延年總是魂不守舍。會忘記開會的時間,要看的檔案。他不停地回想林亦然的話,想去烏鎮看看,找找。說不定會遇上她,二人的距離也許會因此拉近一點。他不斷做著這樣的假設,想去的念頭逐漸加深。另一個聲音卻在責備自己。他聽見那個聲音說,宋延年,你怎可因為一個女孩如此。你已經有了妻子,女兒,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你應該知足。你不能對這個女孩懷有想法,縱使她再特別,你也不能因此過分關注她。宋延年,你一向是個有分寸的人。記住,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可是,這件事情似乎並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時常走神,想著伊水那晚伸手接住雨滴,笑的燦爛純真的畫面。那份純真,讓他相信她是一位天真單純的女孩,懷有一顆美好未受汙染的心。和他所見到任何女人不同,比她們都要聖潔,纖塵未然。

林亦然提交一份檔案給宋延年,中間提到自己需要到杭州開一個會議,為時三天。宋延年細細研究他的檔案後,對他說:“亦然,這個會議……我去吧!你就呆在公司替我看管三天。”

林亦然自然不會說什麼。他點頭應允,答應這三天不會讓公司出什麼亂子,會和其他部門經理努力維持公司的正常運作。那時,林亦然未想到宋延年對藍伊水的特別,只覺得一切理所應當,沒有半點不妥。

宋延年心中竊喜,尋了個機會名正言順去杭州碰碰運氣。碰到了,也許日後二人關系會稍微好轉。沒有碰到,就當外出玩耍散心。他壓抑不住心中的期待和興奮,一直祈求這次出行可以得償所願。他對自己說。宋延年,這並不過分,也沒有多大關系,你只是去碰碰運氣。

剛下火車,來到會議方提供的酒店住下。那天,天空一片陰沉,飄著細雨。他逮了個空擋來到西湖邊,看著朦朧的湖面,心中只覺蒼涼。如此大的西湖,她會在哪一角觀賞?也許她根本沒來這裡。誰也不知道她究竟去那裡,連林亦然也只是猜猜。他問自己究竟是怎麼了,怎麼會因為一個女孩如此沮喪。

三天的會議,他心不在焉。根本不知道會議究竟為何而開,聽著會議上大家的聲音只覺得頭疼。他只希望會議結束後得出一天空閑,去烏鎮看看。終究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去尋一尋,他不會甘心。

到達烏鎮是傍晚五點。伊水趕上開往烏鎮的最後一班車。在車上,用手機查了烏鎮的相關資訊。沒有去同裡,因為不想將一天時間花在路途上。她想在西柵度過最後的假期,然後在像機器般工作。她很快在車上睡著。

下車後,走出車站有許多當地人圍上來問遊客去哪,是否需要住宿。她低頭快步走出人群,然後上了一輛私家車去西柵。烏鎮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本以為一下車就會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看到船家。印入眼簾的,還是一樣的水泥馬路。她想,也許歐洲的威尼斯也和這差不多的格局吧!電視裡所見到的,永遠是那麼一部分。讓人們以為它當真和一座城鎮一樣廣闊。

五分鐘後,她到達西柵門口。也許是因為晚上,這兒並不熱鬧。她有些懷疑司機是不是將她放錯了地方。朝著有光亮的地方走去,在服務中心買了票。服務中心的裝潢是江南常見的青牆黛瓦。大廳燈光溫和,給人一種平靜溫暖的感覺。她只想盡快找到地方住下,明天再好好看看這座水鄉的美貌。乘船來到景區內,在總服務臺要了青年旅社的一個床位。也想過住民宿,想想還是不要太浪費。她要在這裡呆三天,將這座水鄉看個膩。

隨便吃了自己帶來的食物,邊走向自己的住處,邊看著四周的景色。這兒,比想象中靜。水面倒映著兩排的燈光。有船劃過,船槳蕩起細微的聲音。這裡的夜晚,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沒有燈火闌珊,沒有熱鬧的人群。它只像一個安靜入睡的孩子,任何事物也攪不了他的安寧。道路兩旁的小店也是一樣的安靜。主人坐在屋內邊看店邊和其他人聊天,不在乎是否有客人光顧。他們的泰然自若,安靜自處讓她滿心喜歡。

來到前臺領取鑰匙。用相機拍下櫃臺上可愛的梨。住的是四人間,下鋪,靠牆。很快梳洗好,躺在床上看書。不願再外出看看,不願一次性將這座水鄉的所有美好統統看完。

她時常想起母親。外出至今,每天都會想起母親。似乎明白了她為何這般固執的行走在路上,可仍舊不願意承認自己懂得她,理解她。伊水從來只將母親視為一個自私的人。對待自私的人,唯有自私。她這樣認為,不給他們之間任何一點可能。

第二天醒來,來到西柵大街上游走。在一家百年老麵店吃了一碗麵,然後在旁邊買了一個梅菜餡的燒餅。相機基本上沒有停過,不停地為她記錄著她所見到的一切。路過郵局,想買些明信片寄出去。思量再三,最後還是邁步離開。她不知道該寄給誰。這世間唯一一個和她相親的人,也遠在天邊,居無定所。何況,她根本不想去聯系她,不想和她有什麼聯系。就這樣站在這裡,等待她不時寄來的信。

她說。伊水,你始終與眾不同。這世間在繁華美好,亦是無用。你再美好,優秀,也無人可以與你分享。這就是你的人生,註定一個人走下去的人生。你不似他人,可以擁有平凡的幸福。也許,太過艱難,艱難到,你不以為它能實現。

她走進一個專門買油紙傘的店鋪,對每一把傘都很喜歡。最終,還是沒有將它們中的任何一把帶回去。若買回去,必定是被丟棄在角落,不聞不問。直至哪天連它的存在也厭惡,丟棄在垃圾堆中不曾多看一眼。她自是知道,喜歡的東西唯有遠觀。得到得不到,是另一回事。

路過一家糕點店,買了一個定勝糕。喜歡它的模樣和口感,是江南特有的糯香口味。回味再三,還是忍不住折回去,再買了兩個,一手一個。像極了一個貪吃的孩子,只恐手不能多拿幾個,不然必定多買幾個,好叫她一路吃過去。

街道上很安靜。遊客們零零散散,自由自在的參觀。沒有大批大批的旅遊團,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彷彿,都是這兒居久的當地人,習慣了這裡的一切,不吵不鬧,悠然自得。她想起幼年在電視上看過的一個畫面。也是這樣的青石小道,路上熙攘有聲,孩子光著腳丫跑過,發出銀鈴般悅耳的聲音。

走到盡頭,喚了船家,坐在船上慢悠悠地劃向河的另一頭。橋上不斷有人拍照。她不由想起古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只是詩中描寫的是豔人的揚州,不是這兒,安靜的水鄉。她彷彿是醉了,一直沉溺在這水鄉,不肯醒來。只願一直沉醉於此,自此不再醒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