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件事讓漢武帝記住了這個人,又聽人說了郭解年輕時殺人的事,就下令逮捕立案審查。審案的時候有人讚揚郭解,有個陪審的儒生就說:這人明明觸犯國法了,怎麼能說他好呢?
郭解的門客聽說了這話,殺死了這個儒生還不夠,還把舌頭也割了下來。審案的官兒就問郭解是誰殺的人,郭解說他不知道,到最後也沒有找到兇手。審案官就向漢武帝報告說郭解沒有罪。
有個叫做公孫弘的對這個報告有意見,說,郭解只是一個平民百姓,看誰不順眼就隨意殺掉,那個儒生雖然不是郭解殺的,但他的罪比郭解親手殺人還要大,應按大逆不道的罪名判決論罪。
於是漢武帝就命令把郭解滅族了。
“你覺得我像郭解?”林雙問道。
林昭看過來,四目相對。
對視了一會,林雙先錯開眼神,然後林昭也不自在地轉了個身子,順勢去夾菜。
“時代也不一樣了,......”林雙嘀咕。
“時代不一樣,內涵差不多,真盯上你,不怕麻煩啊。”林昭沒好氣地回他。
“倒也是,可怕的影響力......”林雙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古代豪強都有豢養門客的風氣,但這個非常為當政者忌憚。
漢初時,老百姓都很嚮往“戰國四公子”的那種聲名,他們生殺予奪,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國君。
老百姓都覺得他們很厲害,都是值得稱道的人,於是人們都不為國家盡力了,而是形成了背叛國家,為私交獻身的社會輿論。
郭解之流橫行鄉里,稱霸一方,眾多的百姓都覺得這些人的名聲事蹟很光榮。而嚮往羨慕他們的百姓,即便是犯罪要被處死,卻以殺身成名而自豪,至死也不後悔。
就像古惑仔電影流行的時候,想成為古惑仔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打打殺殺的生活成為年輕人嚮往的,造成社會價值觀念的混亂。
現在真俠客已經沒有了,但鍵盤俠們是越來越多,在不瞭解事實和真相的情況下,口誅筆伐,不亦樂乎!趕熱點,追流量,是非反而不是評判事情真相的標準。
今天他們可以做出對的事,明天也可以做出錯的事。來來回回,殺傷力巨大。
粉絲幹錯了事,誰擔責任?
偶像!
“所謂粉絲,其實也跟門客差不多。有時候打著你的名號做事,比你想得還過分。”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現在自稱是你粉絲的人數以億計,一億是個什麼概念?
那可是連你想象不到的怪病都能找出幾個患者來的數量級,在這麼龐大的群體裡,精神病不是一個兩個,不是一千個兩千個,輕輕重重的能上萬,你說在上萬個腦子有病的人裡,怎麼會不出來幾個搞事的?而一旦搞事,總要有人負責吧?
那些監護人肯定要把責任推到社會頭上,社會肯定要找你的麻煩,結果就是,出點問題就背鍋,......而且你也不能排除裡頭有人借你的勢想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