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雙喝了兩口:“那什麼情況?”
林昭示意他過去:“你這個事已經上網了。”
“哪曝出來的?”
“醫院,有人拍了你,有人認出來了。”
“你的意思?”
“別的都不擔心,對目前計劃有好處,但也得防著那人家來咬你。”
林雙拿出手機,一臉漫不經心:“咬我?是怕我名氣太大?”
“人家可以說你預謀用這個事來炒作,你嚇倒了他父親,嚇到中風。”
林昭看著手機說道,“我讓人查這家人的家屬,看看有沒有失信紀錄。”
林雙啜著果汁,瞄眼唐沅跟唐古麗菲:“這也是一種可能,但我有影片,證明我是從樓上下來的時候,他已經中風倒地了。”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除了要給自己一點心理準備之外,也因為發生了非關聯性強化。
這是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個體錯誤地把某一行為和某一結果對應起來,認為該結果的產生是因為個體的某一行為而引起的,從而該行為的頻率得到提升,但其實它們之間沒有聯絡。
就好像說有些好人沒得到好報,結果就變成了做好事沒好報。
在這個事裡頭,林雙就不相信人家敢說他拿保齡球打老人,我出手得多少錢。
一邊說一邊把影片傳給林昭。
林昭開啟影片看,後面兩姐妹。
看到影片開始是門道,這時林雙好像出門,然後走下樓梯,下一樓時轉彎,看到盡頭有門開著,一個老人坐在地上,靠著門,門是開著的。
影片裡有門,林雙手在拍打三零四三零三和三零二的門,叫出事了。
然後蹲地,跟老人對話。
“中風別怕...”
這地方很關鍵,林說要給做急救,打電話給救護車問老人同不同意,同意眨眼。
林昭全神貫注:“有沒有看到眼皮眨動?”
感覺若有若無,但好像是有。
“肯定有啊。”林雙很小心的,“反正中風的人總會不自然眨眼睛,我就當他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