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法學生自我鑑定> 第342章 三體和大唐來的老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2章 三體和大唐來的老唐 (3 / 3)

明朝是一個特別的朝代,因為之前是元朝,那其實是完全被異族佔領,差點亡國滅種的至暗百年。

以至於建國之後,明朝還有天子守國門的硬骨傳統。

可偏偏它錯過了一個重大的發展機會。

在明人眼中,唐朝是個傳奇一般的朝代,士子配劍作詩,個個都是文俠,上馬追殺胡寇,下馬飲酒作詩。

千金散盡不缺豪情,縱筆飛揚意氣縱橫,那些詩人無不理想遠大,更有著旺盛的精力和天真的好奇心。

更重要的,他們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他們自信,他們鬥志昂揚。這些,都是後代文人所向往的。

在林雙看來,《西遊記》中無處都流淌著對唐王朝的崇敬與仰慕之心。

比如老唐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和祖國作一番比較。

作為取經隊伍裡唯一一個真正的大唐人,唐僧是這個隊伍的隊長和指導員。

一句“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從一開始說到了最後。

難不成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大將,都在為李世民服務嗎?

李世民被個死老龍嚇得睡不著覺,而涇河龍王在這幾位眼前又算得了什麼?

取經的直接原因,只不過是唐太宗想要超脫亡魂罷了。

所以,那其實就是作者的意思,不管現在人怎麼懷疑作者是不是吳承恩,總歸是明朝的一個小文人吧!

在小說中,唐僧取經走了十萬八千里路,經過了十四個寒暑,他一路上經過了那麼多國家,有多少國王願意和他共治國家,唐僧停止取經的腳步了嗎,他的為國之心何曾放下?

很多人可能會把“唐僧取經”理解為向佛之心堅定,卻忽視了吳承恩筆下唐僧取經的目的——為唐取經。

第八十一回裡,唐僧等一行人某一夜住在在鎮海禪林寺,天亮時,唐僧感到頭懸眼脹,渾身皮骨皆疼。

病了三天,唐僧感到自己快要熬不過去了,喊孫悟空扶他起來,要取出紙、筆、墨,寺裡借個硯臺來寫一封書信,和關文封在一處,請孫悟空替他送給長安的唐太宗。

他要寫的內容是:

臣僧稽首三頓首,萬歲山呼拜聖君;文武兩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聞:當年奉旨離東土,指望靈山見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難,何期半路有災迍。僧病沉痾難進步,佛門深遠接天門。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別遣人。

這封信字字是淚,筆筆含情,其實就是遺書。

喜歡法學生猛請大家收藏:()法學生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