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雙親自推著餐車過去。
但他不會在知葉亭吃,而是在十米之外的另一個叫見知亭裡單獨用餐。
面對面坐,和隔著十米,對他來說差不多。
孩子長大了之後,和父母都會有些生分,這一次他換個身份,也看看父母在別人面前是個什麼表現。
說不定比陪著自己更自在,如果是以前的自己,父母在這環境裡,肯定是特別侷促不安,一會想著哪個姑娘和自己兒子比較配,一會想著兒子能不能在這裡幹得長久。
現在倒是完美解決了這問題。
前兩天他抽空了解了下古代建築,也因為他上週猛攻了一下唐詩宋詞,裡頭有很多亭臺樓閣軒榭廊舫這樣的字眼。
現在再看這蘭亭農業園,發現這裡還真的都是亭。
所謂亭,在建築形態上的特徵是“有頂無牆”。在《園冶》中,亭“造式無定,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
就是說,這許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為原則,只要平面確定,其形式便基本確定了。
臨海的氣候條件,建亭還是相對比較合適的,至少一年八個月在外頭是比較熱。
而且說不定林昭心裡想的是“亭亭玉立”這個意思。
知葉亭,正好在一個水塘中間,建得比較高,下面一層是給鴨和鵝休息的地方,雖然有點兒吵,但還不錯。
林爸林媽正在看湖裡的鴨子。
玲子替林雙把車推過去,他自己擺了一桌子菜,洗手開吃。今天自己做的這些菜,他都單獨給自己各裝一盤子。
十外米那邊十個人十道菜,三葷七素,全是林雙做的,包括了那個蟲草雞湯。
大家幫著把菜上全,就沒有米飯,說暫時得減少碳水攝入,父母都有點微胖。
分坐開吃。
“好不好吃,叔叔阿姨?”大家幫林雙問。
“都好吃,每個味道都很好,這裡的菜都比家裡的好,平時就是這麼吃的?”
“對啊,平時我們都是這麼吃的,這裡是全生態養殖,而且大家都一起做事。”
“這個呢?”
“也很好吃啊,都不知道怎麼形容了。”
“所以您看,我們這裡很不錯吧?”
“是非常好啊!”
林爸爸看看四周,目光落回前面幾個姑娘身上,“其實我也是農民家庭出身,真的是沒看到這樣的。”
喜歡法學生猛請大家收藏:()法學生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