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法學生自我鑑定> 第1113章 天才少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13章 天才少女 (3 / 3)

林雙無奈,又不能說為了完成任務:“一點點好奇心,沒關係不說也可以。”

“93年吧。”

林雙愕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國內的股市是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

頭幾年有瘋漲有暴跌,一直伴隨著試點關停的聲音。

一直到九六年才納入國民計劃,確定要快步發展。

19962000年有一段牛市,正是伴隨著這改革過程提速的。

這幾年裡,在流動性寬鬆以及風險偏好提升的前提下,疊加當時美國的網際網路泡沫牛市,當時a股表現最好的也是以地產和科技為代表的小盤股,當時大部分地產公司當時市值都很小。

而當時有個科技股的龍頭——東方電子,在2001年8月因受到證監會調查暴跌,其復權價到過330元,前後有60倍的漲幅,僅次於深發展。

大概是88年出生的林昭之前並沒有說她在哪個時候參與了股市買賣,但沒說不代表沒有,畢竟在九六年那時,大城市裡頭有些家庭已經有了家用電腦,還可以上網。

天才少女其實也是可以指導父母去炒股的。

牛市之後就是熊市。

此前的19962000年牛市,是一個經濟增速繼續持續回落的環境,但由於流動性寬鬆和改革推進,反而推動股市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林雙算了一下,這個時間,林昭是八歲到十二歲,也正是她說自己搞了幾個發明拿到了幾個專利的時間。

20012005年的熊市,其實經濟在加入to後出現了明顯的回暖,但是由於估值泡沫化,和實體火熱導致資金撤離股市,使得市場整體持續下跌。

什麼叫實體火熱,其實就是實體經濟可以賺錢了,主要還是外貿。

林昭大概是這個前期把專利賣掉換錢的。

可換了錢之後,又是熊市,結果正好非典成為了當年股市的一個重要擾動因素之一。

這個公共衛生事件她自己說是參加了,當時應該才十五歲。

“你這什麼表情啊?”林昭似笑非笑看他。

“那時候您家裡就有電腦了?”

“95年以前,大戶室貴賓室可以電腦交易,96年開始,散戶大廳有了自助委託機,在營業部之外可以網上交易,也是從96年下半年開始的,一開始是透過電視閉路線、專用卡在電腦上收看行情,年費一千多,透過電話委託交易。

97年之後,網際網路逐步普及,電腦交易和現在完全一致,只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交易軟體。

最早的櫃檯交易,每一次委託收費10元,後降至5元,直至免費;最早開通電話委託,要100元的開通費;開通網路交易,要200元的開通費。都和搶錢差不多。”

“所以您最早是去櫃檯的?”

林雙很難想像一個五歲大的孩子去證券公司櫃檯說自己要買什麼股票。

“當然是家人帶著的。”林昭眼中似乎有一瞬間流露出異樣,被林雙捕捉到了。

喜歡法學生猛請大家收藏:()法學生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