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著譜彈了一遍,再回頭看這些說明,林雙一拍大腿:“原來是醬!”
他以前比較熟悉的是詩詞,其實詞原來就是用來唱的,長短句,相當於就是一個個音樂的小節。
畢竟漢字是單音字。
一個小節有幾拍,那是有規定的。詞牌也是有規定的節拍數。
孩子們小時候學的:“一二三四,二二三四,....”這就是四四拍。
難怪,看的資料裡頭,把這首《致愛麗絲》叫作小品。
開始還有點不習慣,老是腦子裡浮現出相聲小品。
結果人家音樂裡頭就是這麼定義的,指的一般是單樂章結構的短小曲目,然後這個樂章,當然也就是跟文章一個意思,裡頭有一個完整的劇情。
再然後就是由幾個樂章組成了更宏大的作品,這裡頭又根據了樂器規格給分成了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幻想曲......
但基礎,好像就是奏鳴曲,一個樂器獨奏,或是一個樂器和鋼琴合奏。
音樂老師從來沒有教過這個,倒是小時自己皮了後,父母會獨揍自己,合奏是從來沒有。
“給這曲配上詞的話那不就是歌......小歪你夠了!”
他要是不叫,小歪馬上就得刷出讓他給這麼多世界名曲配詞的任務。
“我不想幹這種活!”
“有什麼不好的?”
“不知道啊,我們現在這麼多古詩詞都沒好曲呢,停!小歪,你再發任務我真做不過來的。”
“親,好吧,我先記著!”
林雙不想說話。
唐沅上午應該是有不少事在忙,麗菲有課,林昭本身事多,他一個人躲在二樓裡,偷偷練習。
在彈的過程裡頭,他也發現了這個曲譜跟之前聽到的並不太一樣。
“咦?”
把手機拿過來看了看,他聽的是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版本,這也是個鋼琴大師,按說不會彈錯。
只看曲譜,每個小節有3拍,每兩個十六分音符數一拍。理查德·克萊德曼這可能是改編的,因為他彈的就是68拍。
有幾個關鍵音符一彈成重音,就會把曲子變成68拍。而且這些音符正好是右手進入的音符,特別容易彈成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