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這個,除了給錢,還加體質。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關愛自己的新時代青年,林雙在這段時間也沒停下思考。
比如說,為什麼小歪可以保持自己的體能體質上限,而自己在靜靜裡可以得到比較快的恢復,要知道,靜靜這傢伙可是不釋出任務的。
它最經常說的就是:“來,躺下!”
而小歪,從來都是讓他去“動”,各種動,各種其名其妙,不為常人理解,甚至是不科學的動。
林雙理解,這些動是為了讓他產生肌肉記憶,雖然在整個過程裡頭肌肉記憶有很多,小歪可能只是取了最大值給保持了。
不對,應該說不是保持,而是把身體向這個大值狀態發展了。
其實靜靜也不是完全不動。
因為人體不是隻在產生動作時才叫運動,即使是處於靜止狀態,比如坐著不動或躺著不動時,身體也是處於運動狀態。
人體的任何運動都需要肌肉、骨骼、神經、迴圈等多個系統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
維持任何姿勢都必須要透過身體各系統協同參與才能完成。
坐著不動時脊柱要承受上部身體的重量,椎間盤處於壓縮狀態,軀幹部的肌肉要收縮才能維持人體的坐姿。
躺著不動時脊柱也要處於一定程度的受力狀態,軀幹部的肌肉也要透過運動才能維持人體的睡姿。
趴著也一樣,換了一堆組織在支撐你的體重。
所以不管怎樣,身體總有些地方是處於運動狀態的,只是在運動狀態時參與運動的骨骼和肌肉多一些,而處於靜止狀態時參與運動的骨骼和肌肉少一些而已。
如果用科學的說法,那就是:運動可以分為顯性運動和隱性運動兩種。
顯性運動是指能產生較大動作的運動,而隱性運動是指不能產生明顯動作的運動。
但這些只是個理論,進一步到養生角度去理解,那就是所有身體組織一定要達成一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人才是真正健康。
人體在任何運動狀態下都不是所有的骨骼和肌肉都參與,而只是一部分參與,另一部分則處於休息狀態,參與的骨骼和肌肉的多少與運動的方式和幅度有很大的關係。
任何運動都可以產生疲勞,而疲勞是可以累積的,也是可以在運動的過程中透過運動方式的改變和自身的調節,比如血液迴圈加快等來緩解和消除,這是按摩起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睡覺都會累,也會不停地翻身。
這是指的外部,至於內裡,那就更沒有什麼閒著的。
每一次呼吸也有大量的肌肉參與,心跳還不是一樣,就沒哪個細胞是真閒著的,除了脂肪細胞,這些傢伙大機率是真閒。聽說心臟一生能跳的次數很有限,跳累了就不跳了要去靜靜。
別的內臟不知道是不是也有這個說法,反正林雙查下來,說人是應該能活一百三十多歲,按著智齒長出年齡的六到七倍來計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還沒長出智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