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非和楊亦的想法一樣:這些“生物”,不是這個世界的。
“林大美女,你能和它們溝通嗎?知不知道它們現在在想什麼?”既然張非不懂,那麼只好問林玲了。
“不知道誒,我的方法,是以前從某個恆星文明上學到的,只能把它們從固體物質中引誘出來,其他的就不太懂了。”
以林玲的見識,居然也搞不懂?
楊亦原本就對位面十分感興趣,既然林玲都無法破解,想必這個位面界,天琴星人也弄不懂,說不定在人類文明的末日來臨之前,能助己方一臂之力。
想到這裡,楊亦心裡浮現了一絲希望。
自從天狼星人發出警告後,他在心底就埋下了一顆種子:地球文明,決不只是當天狼文明和天琴文明戰爭的觀測前哨站。他要讓地球文明,在兩大外星文明的戰爭夾縫中生存下來,繼續屹立在宇宙之中。
在知道位面界之後,這顆藏在楊亦心中的種子,有機會發芽了。
那該如何研究位面界呢?
楊亦懊惱的是,眼前的這些橙色光點,以及手足上纏繞的紫色印記,要研究,到底從哪裡入手?
剛剛嚇跑一個橙色光點的事,可以證明,在位面界,也是有強弱之分,不同的顏色代表的,可能是不同的實力,或者不同的物種。
到現在為止,已經出現過白,灰,紅,橙,紫,黑等幾種顏色的位面界能量,它們到底是生物還是力量,還不能做明確判斷。
不管怎麼想,能知道的資料也就這麼多了,楊亦搖搖頭,繼續和林玲打聽位面界的訊息。
畢竟一個千萬年級別的宇宙生物,知道的絕對不止這些。
在連續的抱抱,舉高高後,開心的林玲,總算肯給楊亦透露一點東西了。
原來位面界,比楊亦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具林玲的說法,位面界,是沒有所謂“物質”的定義,它們的“宇宙”是一整片的廣闊無垠,沒有光沒有暗,沒有引力沒有熵,存在的“生物”,和宇宙生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壽命和新陳代謝的概念。
如果有,既是永恆有,如果無,既是永恆無。不會誕生,不會消失。
作為人類,可能無法理解這種狀況:簡直是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但在它們的世界,卻異常有趣。
因為它們的“宇宙”,有這個宇宙所沒有的東西:位面旋渦。
位面漩渦是一種聯通多宇宙的隧道,具體引數不詳,出現位置不詳,到達地點不詳,除了一些較強的生物能獨自利用手段“製造”位面旋渦,製造的方法,也是:不詳。
林玲千萬年的經歷,也就知道這麼多了。
但是聽在楊亦耳裡,就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