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整篇文章中,克勞蒂亞曾經的生活對於故事的發展似乎沒有決定性作用,但作者仍然堅持其重要性。
至於尼古拉斯和杜鵑故事的合理性:
我們看多了宮鬥文,宅鬥文,所以覺得凱若琳她們的手段拙劣,被這樣的對手打敗實在兒戲。
但在西方,這很正常。愛了,就搶過來。管他是不是小三。
恨了,就甩了他,管他是不是什麼責任。
西方世界的價值觀與我們迥然不同。
我們重視謀略;而西方世界則重視邏輯。
凱若琳並不是一無是處:因為克勞蒂亞的驕縱和霸道,讓她很辛苦。她抓住對方的弱點,輕松的把克勞蒂亞打敗——代價是被氣急敗壞的克勞蒂亞搶走了未婚夫。
喬安娜情有可原——或許她算小三,但西方世界小三轉正的不要太多啊!
如果走上法庭,無論是海洋法系,還是大陸法系,都會判定她們無罪。
而受中西方文化共同薰陶的杜鵑,卻做不到她們這樣——不僅僅因為杜鵑愛得更深,更因為,她受到了兩種價值觀的薰陶,卻沒有完美的汲取其中的精華。
所以她的悲劇也是有跡可循。
而尼古拉斯,一個浪子,能一生鐘愛一人,就已經不錯了,還能強求什麼——別說什麼不再二娶,這樣的情況在西方同樣不要太多啊。
————
第五,關於本文的發展趨勢。
克勞蒂亞不會是暗夜女王,她沒有那麼大的能量與心胸,也沒有這份頭腦和理智。她或許能提出這樣的想法,但她自己是做不到的。
有人說卡萊爾,卡萊爾更不會是暗夜王者——雖然他有心胸,有理智,有頭腦,但他缺少最重要的東西——冷酷。
作者不會開金手指的,所以他們只能按部就班的處理發生的各種矛盾,並尋找合適的契機來壯大自己。
接下來,一個埋了幾十章的包袱即將揭開——或許有人已經發現了,克勞蒂亞自從轉化以來,似乎開始變了,不再像人類時那麼鮮明靈動,那麼嬌俏可愛——她的弱點開被放大,甚至越來越嚴重。
一切都有跡可循——循著一路而來的痕跡,事情慢慢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