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權傾天下之相門嫡女> 第16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2 / 2)

曾如琥低垂的眼簾中閃過一絲不屑。他們也不想想,豫王若倒,元楨手下烈焰騎的鐵蹄,還不分分鐘踏進燕京來,將這偌大的燕宮踏的粉碎麼?元楨……也不是好相與的人啊。

他嘴角勾起,耳鬢的頭發隱隱泛白。不過這也不關他的事。他們愛如何折騰,就如何折騰去好了。

隨著日子愈往及冠大典推進,城中京畿營的守衛越發的密集嚴格起來。在慶國公的指揮之下,整個燕京的氣氛雖仍熱鬧,但人群中多了不少眼線,為迎接各國使臣的到來。

在燕京的排查嚴密起來之前,葉挽終於在暗衛的幫助下將葉富貴送出了燕京,讓他們趁著形勢古怪起來之前先趕往了羨州,待燕京的事情處理完畢之後再一齊在羨州重逢。

只是……燕京的事情,怎麼才算是到了頭呢。

瑞嘉帝的及冠大典早前就在欽天監的蔔算之下定在了十月初一這天,在一片沸沸揚揚的嘈雜期待聲中,萬眾矚目的豫王殿下終於在時隔三十年後歸京了。

豫王蕭天鳴被貶離京的理由是一件不可哄替的密辛,不過說是密辛,也不過是對於朝廷來說。因為那牽涉到一樁三十年前的大案,死傷百萬的大案。自從那重大事件發生之後,豫王殿下因不滿當時的陛下昭陽帝的判處,與之禦書房爭吵,更有甚意圖改變昭陽帝的決判。是以昭陽帝一怒之下,將其貶出燕京,派去西北苦寒之地鎮守,無詔不得歸京。

蕭天鳴一守就在隴西守了三十年,代替了原先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將,靠著十幾萬新兵蛋子,終在隴西混出了名堂,與西秦兩兩相望,成為大燕最西邊的一道壁壘。

其間,他抵禦住狡猾北漢的偷襲,抵禦住驀然奮起的西秦的進攻,將整個隴西的百姓護的滴水不漏,三十年來無一起百姓被戰事波及的事件發生。儼然就是隴西百姓們心目中的天神。

只是百姓們愛戴了,朝廷心裡自然就不怎麼舒服了。我只是把你貶過去受苦受難的,你卻自說自話的混成了西北的天,隴西百姓心中只知豫王不知朝廷,那還得了?遂在昭陽帝病重之後把控朝局的某位皇後手下,為打壓鎮西軍的勢頭,多年來拖發軍糧,剋扣軍餉,就為了小家子氣的讓鎮西軍支撐不住必須向朝廷俯首。

誰知道,鎮西軍非但沒有服軟,反而變本加厲。

你不發錢,好的沒關系,我自己賺就是了。

豫王彼時已經是擁兵五十萬以上的巨人,將整個大燕其他地方的軍隊調集加起來才能堪堪拼得過他。遂他一怒之下,直接斷了整個隴西的賦稅,將稅收用於軍餉。

朝廷問責,答之:你再不發軍餉老子的兵就要餓死了,餓死了那虎視眈眈的西秦分分鐘就踏進金門關把你們置於死地了。朝廷自己種下的苦果,只得自己嚥下,眼睜睜看著豫王壟斷了大半大燕江山的賦稅,將鎮西軍養的又肥又壯。

若是昭陽帝泉下有知,不知道多年之前,會不會後悔怒極將豫王貶去西北呢?

朝廷越發的控制不住豫王,恐其有反意,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安撫至上。看著他左踢西秦右踏北漢,帶給西北邊境大幾年的和平,甚至名聲隱隱向外擴張,直達燕京。

這位昭陽帝的親兄弟,幼年開始就在楚家軍中混跡,到底不是個凡人。他帶出來的左右手也是非常人所能及,那一位位戰功赫赫的大將軍,無論放到哪國去,都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啊。

邊境的戰事終於逐漸偃旗息鼓,歸於平靜。昭陽帝駕崩之後,早就被立為太子的瑞嘉帝登基了,只是當時瑞嘉帝仍年幼,欽天監稱陛下年幼體弱,先帝又剛去世,北漢戰事紛亂,登基大典不宜辦的太過隆重。遂在曾後的意思下,幾年之前的登基大典竟是連外客都未請幾位,就這麼草草過了。

蕭天鳴厭惡曾後至極,也懶得回京參加侄子的登基大典,眼不見心為淨。

如今這及冠大典,其實也相當於彌補當時並未大操大辦的登基大典。自己義子又“身陷”燕京,還聽說了西秦那個奇葩的烈王也趕來了燕京,豫王當即拍大腿想,這不行,這次老子一定要參加了。這才興致勃勃的帶親衛趕來了燕京。

至於宮裡那幾位心裡要擔心點什麼,考慮著什麼,那就不關他蕭天鳴什麼事了。

歡呼雀躍之聲從城門口一直延伸到合明街上,直到那位萬眾矚目的豫王殿下進了嘲風將軍府才有所收斂。

布陣精齊的鎮西軍目不斜視一絲不茍的站在偌大的將軍府門口,即使略顯擁擠也絲毫不損其錚錚鐵骨的氣度,數千精兵整齊地列在府門,鴉雀無聲。

被他們所感染,連圍觀的百姓都逐漸掩了聲息,似乎多說一句討論的話都是對這支守衛大燕三十載的鐵騎的褻瀆和侮辱。

中秋之後的天氣已經沒有炎夏那般熱辣,正午的微風輕拂,溫柔的撫摸著所有人的臉龐,輕輕的驅散熱意。

葉挽乖覺地站在人群之中,不動聲色地打量這位僅僅第二次見面的豫王殿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