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節話音一落,下面將士們的氣氛頓時變得熱切了起來。出海利潤豐厚這是舉世皆知的,他們這些沿海的將士們心裡更是瞭解。
若是真的騰出二十艘貨船來任由他們攜帶貨物的話,那肯定比給他們餉銀要更豐厚。這條件可比加餉什麼的要誘惑的多了。
張知節也有自己的考慮,首先朝廷不出銀子,如果他自己給將士們發銀子不太好!發少了作用不大,發多了張知節也有些吃力。
畢竟連同造船修船到置辦貨物,張知節至少要砸進去百萬兩銀子!如果再給抽調的官兵加餉的話,確實有些吃不消。
而且此舉有收買人心的嫌疑,即便是正德皇帝不介意,張知節也不願意留下話柄。
所以張知節才想出了這個方法,他打算總共派出一百二十條貨船,其中二十條貨船用來給這些將士們夾帶私貨。
其實就等於是這次出海讓他們也入股了,這樣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畢竟這也關繫到他們自己能否發財。
見到下面的將士們議論紛紛,一個個看上去兩眼放光的樣子,顯然對這個提議十分動心,張知節心裡十分滿意。
張知節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一下,下面慢慢安靜了下來。張知節這才朗聲道:“本督剛才說了,此次出海遠航全憑自願,如果誰想要出海,可以找馮海生報名!”
這些將士們全都散去了,一個個熱切的討論著,這時候的他們對於即將得到的犒賞覺得不怎麼期待了,反而對於出海無比的期待起來。
但是張知節知道,這些人不可能全部跟著出海,肯定會有因故不能出海的。即便是這些人全都報名跟著出海,人手也還是不夠。
因為這次出海的不只是貨船,還有戰船!光貨船就有一百多艘,再加上數十艘戰船,人數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張知節打算從劉良三的人手和夏家俘獲的人當中甄選一部分人打散了跟著出海。當然了,張知節只打算讓他們待在貨船上。
如果這些人表現合格沒有異心,那他們將來將會是船隊的班底。如今從水師中抽調將士只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將來朝廷水師是朝廷水師,貿易船隊是貿易船隊,必須要分離開來。
既要打造強大的水師,也要打造一支強大的武裝船隊,當然這是以後的構想,現在只能先混著了。畢竟水師有信得過得人手,卻沒有銀子發展船隊,商船出海有銀子也能獲得銀子,卻沒有信得過得人手。
將來開海了之後,稅銀肯定滾滾而來,朝廷就也會重視水師,這樣的話水師就能發展起來了,而那個時候船隊也能有自己的可靠人手了。
不過張知節心裡還懸著一件事,那就是現在明朝火器已經落後於西方了,但是張知節對此卻一竅不通。現在正是要迎頭趕上的時候,張知節為什麼要極力促成開海?一方面是因為想要增加朝廷的稅銀收入,另一方面就是開拓大明的眼界。
中國的技術向來都領先世界,只要把國門開啟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迎頭趕上的。
所以張知節將馮海生和常雲找了來,他們倆將領頭出海,兩人帶著水師官兵打了勝仗,正處在興奮之中。特別是常雲感覺自己這輩子從沒有活的這麼過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