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明朝小侯爺百度百科> 第1149章 軟柿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9章 軟柿子 (2 / 2)

宣府急奏的訊息在京裡傳了開來,倒也沒有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每年到了秋季經常會有蠻夷侵邊,有時是瓦剌,有時是韃靼,有時是女真。

甚至有時候會一起發生,所以每年到了入秋就是邊鎮秋防的開始,一直蔓延整個秋冬季都有可能會有蠻夷侵邊。所以這已經屢見不鮮了,只要蠻夷沒有攻破重鎮,這就不算是大事。

但是今年的秋防終於還是不同往年,因為正德皇帝下旨,由太保張知節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徵調京營兩萬赴邊加強宣大秋防。

這事在朝中引起了熱議,一時從來沒有出現過宣大總督的職銜,二時皇帝突然派張知節帶兵赴邊耐人尋味。

對於張知節總督宣府大同這並沒有誰有異議,雖然張知節比誰都年輕,但是論資歷他卻是最服眾的。無論是能力還是功勳都讓人信服。

張知節帶兵兩萬卻讓人猜測不已。因為兩萬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你要說多吧,絕對不夠北征大漠的,你要說鞏固邊防吧,只是宣府的兵力也足夠堅守了。

雖然百官熱議猜測,但是並沒有官員提出異議,因為國庫豐盈底氣足。區區兩萬兵力的調動所耗費的糧草銀兩對於如今的國庫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正德皇帝正式下達了旨意,張知節立即從神機營和三千營中抽調將士。雖然邊塞苦寒,但是並沒有將士退縮,反而十分踴躍。

因為每次追隨提督大人都能打勝仗,都能得到朝廷的封賞,而且如今朝廷國庫十分充盈這是誰都知道的事,畢竟每年市舶司押送進京的稅銀都是幾百車幾百車的拉。

最重要的是跟著提督大人打仗從來都沒有吃過虧,就算是去宣府又如何?他們跟著提督大人平定霸州之亂,平定了寧王之亂,還有很多人不服氣,認為他們遠不如邊軍打韃靼,他們心裡如何能服氣?

邊軍打韃靼?邊軍韃靼也只是敢躲在城裡,他們敢出城野戰嗎?所以在這些京營將士們的眼裡,邊軍也不過如此!

張知節調完兵之後就等著整軍出師了,雖然宣府距離京城不過才區區四百裡,比起遠洋出海這點距離不算什麼,但是侯府內的眾人卻是十分擔憂。

因為宣府之外就是蒙古,正是秋防蒙古侵邊的時候。雖然太祖皇帝將蒙古趕出了中原,但是對於大明百姓來說蒙古依然是強大的存在。

特別是自土木一役之後,蒙古各部時有侵邊之舉,而朝廷卻無可奈何,這更加加劇了蒙古的威懾。

此次張知節帶兵前往宣府,紫衣和一葉心裡擔憂不已所以決定隨張知節一起前往宣府。這個決定得到了一家老小的贊同,夫人和徐佳潁都拉著一葉和紫衣的手連聲道,一定要照顧好張知節,至於孩子盡管放心,府裡一定會照顧好的。

(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