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皇親勳貴們一個個的訊息十分靈通,眼看張知節沒有插手,沒想到竟然在正德皇帝這裡卡住了!
這怎麼能行?這些皇親勳貴們也紛紛上書,請求皇上順應民意,同意開海!而那些公主啊,侯夫人啊,國公夫人啊等等也都往宮裡跑,往豹房跑,只有一個目的,哭窮!
許三爺他們還沒做出啥反應呢,這些皇親國戚們先開始反應了。不過,正德皇帝絲毫不為所動,你們窮?你們窮關朕何事?
許三爺他們原本還對這些皇親勳貴們抱著很大的期待,結果這些人上躥下跳了一天一夜,根本就啥用沒有。許三爺他們也傻眼了,原來是並不是所有的皇親勳貴都是張知節,天下只有一個張知節!
原本張知節也沒有想到正德皇帝會擱置了這些請求開海的奏摺,因為正德皇帝早就已經答應過他了。
所以張知節也沒有在意,但是等了一天之後,張知節發現正德皇帝還是沒有批複,這才明白過來,還真讓許三爺他們給猜著了,正德皇帝還真的不想開海了。
那怎麼能行?只是每年這一二百萬兩銀子根本就解決不了大明的根本問題!所以張知節對於這一二百萬兩銀子看的並怎麼重,反而對開海看的格外的重!
就在許三爺他們也憂心不已,想著要不要再次登門拜訪張知節的時候,張知節終於離開了侯府前往豹房。其實就算張知節不前往豹房,正德皇帝也要宣召他了。
正德皇帝本意是要駁斥這些奏摺的,但是想著張知節曾經贊成開海,而他也答應了張知節,所以他才把這些奏摺暫時擱置了,準備再和張知節商量一下,到底是要開海還是要禁海!
正德皇帝指了指那厚厚的一摞奏摺,笑道:“這些都是上書請求開海的奏摺,這麼厚!”
張知節笑道:“皇上,這是民心所向啊!”
正德皇帝哼道:“什麼民心所向,他們這是被咱們那兩百大車的銀子饞的眼紅了!不知道多少人去後宮找母後哭窮,不但如此,既然還找到豹房來向姬兒哭窮!”
“你是不知道有多煩!還哭窮?他們家的那些子弟們一個個都留戀青樓,花天酒地,還以為朕不知道啊!”
張知節笑道:“臣也有所體會,昨天臣的府上也是人來人往,多虧臣機靈躲了出去。”
正德皇帝聽了也笑了,笑完之後沉吟道:“知節,以前你是提議開海的!現在你覺得是開海好?還是禁海好?”
張知節沒有直接回答,反而笑道:“皇上覺得是該開海呢,還是禁海呢?”
正德皇帝毫不猶豫道:“當然是禁海,若是開海了,那誰都可以出海,海外就是金山銀山也被搶光了啊!禁海,只能咱們的船隊出海,這不是挺好的嘛,每年都能拉那麼多銀子回來。”
張知節笑道:“皇上,自古以來就有出海通商,在宋時達到了,海外就是金山銀山也早該沒了!”
“但是咱們的船隊出海還是照樣能拉回那麼多銀子來!因為海外的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皇上不必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