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和楊廷和相處的十分融洽,但是人心隔肚皮,誰能猜得透楊廷和在想什麼呢?楊廷和此人天生聰慧,敏於政事,更是年富力強,想必胸中也有一番抱負!
很多人一生奮鬥的目標就是入閣,可是等你入了閣的時候才會發現原來你還不滿足,因為內閣也是論資排輩的地方!
李東陽思考了很多,但是他並沒有考慮到張知節的身上,因為張知節不屬於文官集團。而現在發生的風波很明顯是文官之間的事兒,這是文官的傾軋,張知節在一邊看熱鬧也就罷了,怎麼可能插手進來?
但是此時的李東陽卻不得不思考張知節,因為,他仔細的算計了一下,這次自己真的十分的兇險,不可能和上次一樣一動不動就可以穩坐釣魚臺。
毫無疑問,明天肯定會有不少官員彈劾自己,一旦有了開始,上書彈劾自己的肯定會更多!而自己決不能就這麼幹坐著,坐以待斃。
首先聯系自己的門生故舊上書保自己,這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事情,倒是容易的很!
可是隻是這樣是不夠的,最終的關鍵是正德皇帝的態度,正德皇帝現在現在正在氣頭上,搞不好直接就大筆一揮就把準了自己請求致仕的奏摺,那就一了百了了!
如果能不上書致仕就好了,但是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為了洗刷自己貪戀權位的流言,自己只能上書請求致仕,要不然自己的生前身後名就算是徹底完了!
現在最大的難題是正德皇帝還處在盛氣之中,而正德皇帝的態度無疑是決定著自己的命運前途!雖然正德皇帝不可能直接就將自己罷免了!可是對方卻逼的自己上書請求致仕來洗刷貪戀權位的留言,這時候正德皇帝就可以順手同意了自己致仕的奏摺!對方算計的縝密啊!
必須要找到一個能左右正德皇帝心思的人,來為自己化解這次危機!楊廷和曾為帝師,勉強算是一個,不過,現在的李東陽對楊廷和也起了疑心,所以自然將他排除在外了!
宮裡的幾個太監,張永、馬永成、谷大用他們都是正德皇帝的心腹太監,自東宮時就跟著正德皇帝了,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正德皇帝的心思,但是,自己和他們關系比較僵!這個時候他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會幫自己呢?
若是論及左右正德皇帝的心思,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張知節!若論聖眷,天下無人能出張知節之右!若是論起誰最能左右正德皇帝的心思,自然非張知節莫屬!
而想起張知節,李東陽就不禁想起了今天發生的一幕,張知節一臉和煦笑意的將自己從地上攙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