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某個培訓班上,講師說飯店不是菜品越多越好,重點是口味和服務質量,所以他也按照這個標準制定菜譜。
他制定的菜譜只有十個熱菜和十道涼拼,都是他吃過感覺很好吃的菜,比如最常見的紅燒肉、辣仔雞、糖醋魚、紅燒獅子頭等,考慮到這裡離道院近,在飯店大門口的門市裡做幾個適合學員的小吃,如煎餅果子、雞蛋灌餅、小籠包、水餃、炒麵等。
制定好菜譜,他興沖沖來到後廚,讓廚師製作他指導,爭取兩天之內把全部菜品試製成功。
這些菜他吃過知道口味正不正宗,除了紅燒肉和家常的他會做,其他全靠這裡的廚師領悟,做到辣仔雞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這裡的辣味佐料只有艾子和芥末。
他心想這些都是顆粒狀的材料做菜不好看,辣味也不行,看來得找一種替代品才行。
緊接著又出問題了,大廚問豆腐是什麼菜沒聽說過。
當試驗麵食的時候,子麟因縷縷受挫想掀桌子,麵條是手擀麵,看起來是這麼回事,但入口之後拉嗓子,完全沒有勁道滑爽的感覺,就像麵條長了小刺。
他來到麵缸一看,這比地球的面可差遠了太粗糙了,肉眼都能看到沒有磨碎的種子顆粒,他讓人找來細紗布當篩子,把麵粉裡的大顆粒過濾出來,然後再做麵條,這才找回地球面條的感覺,如果這樣做食物,就太浪費麵粉了,一斤面能篩出二兩小顆粒。
有些佐料,比如黃豆醬,醬油等這些藍星人全都沒聽說過,沒有這些東西怎麼做出色香味的美食呢。
整整一天他被打擊的體無完膚,房間都按照飯店的樣子改造完了,招牌都掛起來了叫“食為天”,可是這個世界找不到他想要的東西,你說鬱悶吧。
他總結了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己太想當然,只考慮了地勢等表面的東西,沒有深入考察這裡的飲食結構。
人都招來了,說不幹不是他的風格,他之所以在大學裡能賺到錢,就是因為他想到了就去做,在做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如果想到沒做,就應驗了那句“晚上千條路,白天照樣賣豆腐”的話,所以他決定,再難也要把飯店開起來。
人員每天繼續上班,服務員讓莘青青帶領著學習他親自起草的服務手冊,廚師把能做的菜練好,他本人出去找佐料和改進這裡的磨面技術。
這天他和小白來到金風山後面的一個村子,這裡是為奚雲城提供麵粉的地方,家家戶戶門前都有石臼,嘭嘭嘭的聲音不絕於耳,村民們把糧食放在石臼裡搗碎。
這裡連石碾都沒有,子麟心想,怪不得麵粉這麼粗糙,主要是沒有相應的工具啊,他轉身離開,向另一個村子走去,這裡是石匠們集中的村子。
他來到一戶石匠家,看到石匠正在用鐵鑿雕刻石板,於是和石匠聊了起來,他要把石磨製作出來,其他的磨面裝置他也沒見過不知道原理,石匠一聽就明白了,還保證明天給他做個小石磨送到飯店。
回去的路上小白又開始碎碎唸了,問他什麼時候吃仙蓮,不讓他瞎鼓搗這些沒用的東西。
子麟說:“我給你說的那幾種植物,你想起來在哪裡能找到嗎?”
“想起來了,在西荒國南部的巴拉山和稷山之間的平原,這個地方距離奚雲城可是兩萬多里,你要去嗎?以你的修為飛行也要十天才能到,如果你吃了仙蓮,我保證你兩天半就能打來回,怎麼樣?吃還是不吃?”小白誘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