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周掌櫃沒有刨根問底,拍拍他肩膀道:“年輕人面皮薄,我懂得很,誰不是這歲數過來的。”
搞得喻商枝愈發無奈。
最後一簍子藥材折算了八錢銀子,喻商枝把沉甸甸的銅板放好,上面壓上油紙包的兩份茶糕,告別了周掌櫃,複回到街上。
把驢車趕到鎮子口,溫野菜兄妹兩個和魯雲雲尚未回來。
對此他有所預料,也不著急,把背簍在車裡安頓好,便跳上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掏出一本醫書翻閱起來。
喻世德常言,活到老學到老。
尤其是當郎中的,更是窮盡一生都捉摸不透世間病症。
他老人家一把年紀了,閑暇時仍舊手不釋卷,喻商枝耳濡目染,也養成了同樣的習慣。
“賣花嘞——新鮮水靈的花嘞——”
鄰近涼溪鎮城門的區域,有不少趕著車等人的,因而聚了不少商販。
喻商枝雖是尋了個僻靜些的角落停了車,叫賣聲仍然會傳過來。
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紙頁,一般那叫賣的都會當他是書生郎,八成是個書呆子,兜裡也沒多餘銀子的,不會上前兜售。
可擋不住有那但凡是個人都不會放過的。
“小郎君,買支花不?桃兒杏兒都有,海棠、月季、牡丹也有,拿回去插瓶或是給姊妹哥兒戴都極好。”
喻商枝抬眸看去,擺擺手。
這東西城裡附庸風雅的人還會賣,村戶人是絕對不會買的。
喜歡花,漫山遍野多的是,哪裡還用花錢了。
賣花的姐兒走了,喻商枝以為這就消停了,剛要重新翻頁,又有個賣東西的漢子挑著貨擔路過。
“賣泥娃娃、福娃娃嘞——郎君,買個娃娃不?”
喻商枝很想反問一句,您看我還是玩娃娃的年紀麼?
他本都打定主意佯裝沒聽見,一個抬眸間,卻是被貨擔上一個哥兒娃娃吸引了視線。
娃娃的眉眼勾勒得頗為活靈活現,一點紅痣綴在眼下一角……
令喻商枝想到了溫野菜。
賣娃娃的漢子感受到喻商枝的視線,意識到這生意說不準能成,把貨擔往前鬆了鬆道:“大號的一個三十文,小號的二十文,您要多拿幾個,價格還能商量,回去送給家裡姊妹哥兒的都合宜。”
喻商枝很想所我要這麼多娃娃作甚,卻又一下子被這賣貨的漢子給提醒了。
出門時爺爺還囑咐他,收了雲姐兒的荷包,總要再還一份見面禮。
漢子賣的這種泥娃娃,又叫“磨喝樂”,身上的衣服是額外套上去的,可以更換。
喻商枝常來往鎮上,見過不少賣“磨喝樂”的商販,都沒有這漢子做得細致,眉眼五官,分毫畢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