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商枝這話說得誰不愛聽,頓時幾個漢子都連連點頭。
“是了,這趕在大過年的時候來瞧病,不就是為了好好過年麼。”
“麻煩您了,喻郎中。”
喻商枝笑了笑,示意自己寫方子、配藥需要一定時間,讓他們在屋裡找地方坐。
而他提筆思索半晌,選了一個叫做“當歸拈痛湯”的方子。
這方子裡有一味人參,喻商枝徵求了這家人的意見後,提筆改成了黨參。
除了虛脫重症,黨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人參使用。
來他這裡看病的,基本沒有用得起人參的,所以喻商枝遇到必須用參的方子,都會這般建議,還會同人解釋個中因由。
老人和幾個漢子聽得半懂不懂,但頗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怪不得人人都誇喻商枝的好,來他這裡看病,真是覺得這藥錢出得明明白白。
方子照例寫了兩份,他這裡留一份,給病患家裡一份。
同時細說煎藥的手法,“取二盞半的水,先用水將藥材拌濕,等上片刻,當兩盞水煎至一盞的時候,趁熱喝。”
至於膏藥,他這裡還有幾帖現成的。
囑咐這些時,他注意到老人的孫子在看那份藥方,不禁問道:“你識字?”
沒等那小子答話,當爹的就在旁邊道:“我家這小子在學塾念過書,認得幾個字。”
喻商枝頷首,“那便極好,我將這藥的用法單獨再寫一張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忌口,一定要遵守。記得,這些忌口不僅是喝藥時不能吃,往後也不能吃。”
幾人啞然。
老人試探性地問:“後生,你的意思莫不是,這些東西,我這輩子都吃不得了?”
說到這種關鍵性的問題時,喻商枝便稍稍板起臉來。
“老爺子,您若不想再疼得睡不著,以後腿腳變形走不了路,去哪都得您兒子、孫子揹著,那您就吃。”
老爺子未說的話,被這一句給憋了回去。
“那,那都什麼吃不得啊?”
喻商枝鋪開一張新的紙開始寫,老人不識字,只覺得密密麻麻,半天都沒寫完。
不說什麼豬肉、牛羊肉,單單不能喝酒一天,就足夠老爺子鬧了。
喻商枝默默起身去木架旁抓藥,等老人的兒孫把人安撫好。
結束之後,他又為老人施了一次針,效果稱得上立竿見影,來時還是被兒子揹著來的,回去時就能靠自己的腿了。
面前幾人直呼神醫,喻商枝露了這一手,老人也不敢說那些忌口都是騙人的了。
收了診金和藥費,加起來三錢多,喻商枝把銅錢放進錢罐,出門時已經聞見了濃濃的黃豆豬蹄香。
他忍不住把手搭上肚子,聽見咕嚕一聲。
還真是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