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江南自是在城防牆內又巡視了一番。
劉平安也一路跟著回城,城外,是整個許州的官員出來迎接護國公一家回城。
喬家,除了護國公,還有一位準太子妃,可不得往死裡巴結呀?
而且,都收到訊息了,許州城是以後的京都,這是要建皇宮了。
許州城不止當官的興奮,百姓也一樣,他們不管這是皇帝還是誰的主意,他們只認得,這是國公爺,是喬家,才能把許州城變成京都的。這不,除了官員,還有百姓也夾道歡迎喬家。
剛剛逃荒來時,見到的許州,跟現在的許州,不可同日而語,現在是繁華。
因為建皇宮,那就是京都,許州城規模還不夠大,經喬江南提議,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劃一圈,就是把現在城牆外的一大片,再建一道牆圈起來。
這樣,原來的城,是中心城區,是內城。
新圈起來的外圍這一大片,是外城。
這一下就解決了城池小,裝不下大魚的錯覺。
好在之前言立新把許州城內的院子給喬鈺後不久,就把君澤給的那處和言立新給的那處宅子,兩處打通,成了一個大院。
不然,這一浩浩蕩蕩的人回去,根本就住不開。
一進自家門,城內的官員就來拍馬屁了,來的有許州知府呂友同,有守備李猛等人。
好在喬家現在一般人物老喬都不出面接待,不是不想,是忙不開,也懶得應付,就扔給幾個侄子。
有大郎,二郎,韋冬,蔡強,劉平安,還有管著農業生意的李火生。全都練成了迎來送往的好手。
喬鈺自從有了老狐狸,那種奔波勞累已經找不上她,她一回到家,就帶著虎妮和老王騎著小馬駒巡視她的小島去。
許州城通往島上的路已經修好,兩旁的路基都是用水泥砌磚石,在這兒,絕對算得上是高速。
別說騎馬,就是馬車,也能走得非常快。
第一站的路,喬鈺很滿意。
島上,沿江邊許多地段已經築了水泥鋼筋圍欄,地理位置合適的就沒築,喬江南當時設計的,要蓋那種吊腳樓,磚,水泥,鐵,堆滿整個島上的空地。
基礎有沈大郎已經全部打好,就等著喬江南迴來。
“老王,你說,在江灣的那個地方,要是蓋個七八層的小樓,住在最頂層,是不是很好?
滿眼是青山綠水,然後江上全是停著各種漂亮的畫舫,畫舫上全是漂亮姑娘和帥帥的小哥哥,彈琴的,唱曲的,斗酒的……
這裡吃喝玩樂全都有,而且空氣好,適合養老。”
老王都不理喬鈺,他在選地方,他要在這裡佔有一席之地,純是自己的!但一定要和喬丫頭是隔壁院子,因為老王算是知道了,住一起,人家小倆口膩歪,他嫌煩,小倆口鬧彆扭,他更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