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娘倒不覺得雲曦是全不在意柳大哥了。畢竟眾人在一處茶宴閑談時,若是有人不經意提及了大哥或者公孫二,雲曦雖然不曾開口詢問,可也會安靜地在一旁聽著,只是那眼裡流動的是什麼,便叫人看不清楚了。
而如今她特意鄭重將自己叫如府中,應該也不是為了大哥吧。
雲曦命人布了茶水後,命人退下,也請瓊娘身後的侍女暫避。突然,她毫無預兆地雙膝跪地,給瓊娘磕下頭來。
瓊娘唬了一跳,連忙去攙扶她道:“盛榮夫人何必如此,快些起來!”
雲曦卻定住不起道:“琅王妃,如今我與皇上的性命,皆在攝政王之手中。我心知王妃你是個心慈和善之人,還請王妃與攝政王進言,不論是我,還是皇上皆不是心懷野心之人,今後也絕不敢與劉熙再有聯系。還望攝政王無論如何,也要放過我們母子的性命。”
瓊娘沒想到雲曦竟然是將話撩撥得這麼亮堂,一時也不好說些什麼,只是開口道:“我如今身子發沉,也拽不動你,可你這般,豈不是讓王爺身在篡權謀反的位置上?還不快些起來說話。”
雲曦見瓊娘言語冷峻,這才緩緩起身,一雙眼裡卻是溢滿了淚水。
瓊娘心內自是嘆息,她自問,若是自己身處雲曦這般的處境裡,應該也是這般的恐懼絕望。
她也不可能保證什麼,畢竟上一世裡的情狀,到了今世全然發生了改變,她也不知今世其後的走向,便也只能寬慰雲曦放心,表述下琅王的忠肝義膽罷了。
待得回府時,她卻又接了太皇太後的懿旨,說是要親來王府看一看她。
如今,太皇太後如今的氣色越發的見好,只笑著拉住義女瓊孃的手,問她腹內的孩兒鬧不鬧,又由著瓊娘引領著看了看花園子,只笑道:“如今見你府裡,真是年輕人的氣息。那些樓閣的佈置也透著新意,以後府裡的孩子多了,可玩的地方也多。只可惜皇宮裡倒是要許久聽不到新生孩子啼哭聲了。”
太後太後說的在理,那皇帝還小,不能開枝散葉,倒是離封後選妃的日子甚遠。
瓊娘只能笑著道:“太上皇如今身子康健,說不得哪一日,母後就又有孫子可抱了。”
太皇太後搖了搖頭,拍拍瓊孃的手,看著她的孕肚道:“哀家這不是就要有添重孫了嗎?”
瓊娘心知,她這也是變相認可了楚邪的身世,乃是皇上的親兒,便是微微一笑。
這時太後又道:“太上皇的一直有個想法,只是不好跟忘山提,便只能跟你言。”
瓊娘連忙道:“太後請講。”
太後嘆了口氣,牽著她一同坐在暖閣的亭欄處道:“忘山顧念他養父的恩情,不肯回歸劉姓,自是無人能勸動他。可是他到底是劉氏血脈,怎麼可一直不認祖歸宗?既然羲和姓楚,自然可以為楚家沿襲香火,而你腹中的若是個男孩兒,自當歸劉姓,這才是兩全之策。”
瓊娘瞪大了眼,覺得這的確是那位太上皇才能想出的主意。她剛想開口推辭,太後又接著道:“我心知你定是不願,然後歸了劉姓,也依舊是你們的孩兒。但是對於天下人來說,攝政王主理國政更是名正言順,如今他已經是被皇帝架在了那個位置上,只有奮進,不可後退……”
太後說得有些含糊其辭,可是瓊娘卻也聽懂了她話裡的意思,但茲事體大,絕非她一人能定,便也只能與太後言,此事需要與琅王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