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王身後的常進也是差點激動得落淚, 一上午的, 可累死個他們了。
不過是方才搬運木頭時,王爺搭把手,一不小心刮破了手而已,萬歲爺竟是親自執握住了王爺的手,那股子噓寒問暖勁兒真是讓他這等子昂揚男兒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若不是萬歲兒女俱全, 又是寵妃不斷,當著乃是要讓人疑心別個了。
既然琅王一副以民為本的忠肝義膽在前, 萬歲又是很受用的樣子, 禦史大人自然不好再言。
可是這些官員認定萬歲此來,便是尋找琅王橫徵暴斂的蛛絲馬跡,豈會善罷甘休, 只覺得琅王這般惺惺作態,強做愛民惜民的姿態, 也不知道能假裝到幾時。
當萬歲的車隊一路浩浩蕩蕩來到沂園時, 園子裡的下人們一早便做好了準備, 與宮裡的內侍一起交接, 引領著陪王伴駕的嬪妃入住。而隨行的官員們則安排在沂園附近的別院。
嘉康帝身邊新近得寵的乃是華嬪, 她原是靜敏妃的遠房侄女,被選秀入宮後, 也一會跟在靜敏妃的身邊。
最近嘉康帝頭痛得厲害,這位華嬪家裡乃是郎中世家,擅長推拿按摩,一次在靜敏妃那裡, 得了她一雙巧手按摩,頭痛頓時緩解不少。
加之她為人溫柔,容貌清麗,呆在嘉康帝的旁邊不多言不多語,甚是體貼人意,頗有靜敏妃年輕時的風範,因而雖不是國色天香,卻也得了帝寵,得以與靜敏妃等宮裡老資歷的嬪妃一起下了江東。
所以文公公交代,將這華嬪的房間安排得離萬歲近些,便於服侍萬歲。
這沂園裡雖然清幽,可是較之之前各個郡縣官員的刻意,還是差了些意思,住宿上也不算太精心。
但是礙於琅王的言辭鑿鑿,那些官員嬪妃們在這災害頻發的江東地界,都不敢太過挑剔,免得被琅王反襯得不體恤民生。
這楚盛原本以為甚是難辦的差使,卻是順順當當,壓根沒有什麼波折么蛾子。
瓊娘因為還沒有扶正王妃的身份,自是不方便與琅王一起接駕。不過楚管家從沂園回來後,便向她細細稟報了宮裡一眾隨從的起居安排。
當瓊娘聽聞了那華嬪的身份後,不由得細眉微微挑起。
原來那婉嬪這竟是這麼快便失寵,也不知這位深得靜敏妃深傳的華嬪又能固寵幾時?
不過瓊娘雖然不虞靠前。皇帝卻一早便知她也隨著楚邪來了江東,便是主動靠口叫韶容公主前來隨駕遊歷。
此時江東總是陰雨不斷,本來就不是出遊的好時令,琅王恨不得讓瓊娘呆在燒著地龍的屋子裡一天都不要出去。
可現在卻要陪著心血來潮的老頭在外面濕冷的天氣裡熬度,當真是叫人心疼。
是以到了第二日,瓊娘哭笑不得地看著琅王親子用鑷子夾了小竹炭放入手爐裡,又挨個檢視翠玉給瓊娘備下的衣服,皺著眉頭叫她將輕薄的替下,換上厚實棉暖的。
瓊娘看著那些個臃腫的衣物,有些哭笑不得,竟然不知自己幾時備下了這麼嚇人的厚重衣物。
琅王卻道:“這是本王昨日親自去買的,雖然比不得你那些個衣物穿著纖細婀娜,但是這樣的天氣,你穿得那麼美給何人看?又不是尚未定親的閨女,凍壞了,以後怎麼給本王生子?本王可是答應讓你生個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