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都是因為牧蒼通常能夠完美平衡得與失,以最小的失,換取最大的得。
牧蒼從始至終都信奉,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有得必有失,必要時候,犧牲小眾成就大眾,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牧星鎮的核心精神是犧牲!”當初候大壯的話,完美的詮釋著一切,讓道牧更是矛塞頓開,不再迷茫。
犧牲是一箇中性詞,你可以把它看成壞事,也可以把它看成好事。其根本,終究還是一門平衡得與失,取捨得與失的人生處世之道。
道牧是人,也痛苦,也糾結。牛郎知曉這一點,他也堅通道牧會做最正確的選擇,所以他放肆調侃道牧,以證道牧道心。
道牧忽然覺得,興許是城隍神對道牧性格比較陌生,也覺得他道牧的狀態不太對勁。城隍神想象道牧以前的行徑,害怕道牧可能會釀出大禍。
於是,在道牧他們重新回到陽間之後,城隍神已經把牛郎推出檯面,將沉眠的老鵲仙喚醒。
牛郎此番一去,道牧也不知是禍是福,道牧只覺牛郎他們二人之間的恩恩怨怨,恨不清愛不明。
講到底,一切變故的根源,還是因他道牧而起。若道牧不執意要去探索紅楓樹林海,就不會觸發一切,一切都不會發生。
土色陰信都沒有十分肯定道牧會探索,只是讓城隍神與土地神戒備。
道牧忽然明悟,做任何事情,好事壞事讓他人去評判。一個人平衡得與失後,敢於承擔後果,才能所向睥睨。
像自己以前,不計生死,不計後果,愣是要拉他人做墊背的決心,現階段已不適用在道牧身上。
以前的道牧,沒甚太多可再失去。現在的道牧,諸多牽掛與羈絆。
“緣何老子會給你參悟度牧經?”
“緣何老子暗示你參悟屍經?”
“緣何大自在往生經與度牧經這麼像?”
“緣何屍經手骨與你融合?”
“緣何你無法彎曲屍經手骨?”
“……”
正當時,滅心牧劍那令人討厭的聲音在道牧的腦海中迴盪。並非是滅心牧劍醒過來,而是道牧回想起,以前滅心牧劍呵斥怒罵道牧和劍古的時候,那些叫罵的話。
“沒有老怪在身邊指導,總有些不踏實。”道牧忽然有種缺乏安全感,像是那離開父母羽翼的雛鳥,又像是走在夜路,卻把防身兵器忘在家的人。“還記得那老怪說過要幫我娶得織女,現在要死不活模樣,怎麼幫我娶得織女?”
失神間,道牧亦還一邊聽著雷霆的道述,從雷霆的話中提煉出當今織女星的情勢。
上次有聊一些情勢,卻沒聊得這麼深入。這一次,雷霆甚是不避諱在道牧與候大壯麵前講出不少奕星門的核心利益。
可想那雷霆兄妹還是沒有放棄,勸導道牧他們拜入奕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