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說得正高興,忽然單刀根的親信來報,說獵鷹帶回了陸英的訊息,眾人不敢怠慢,連忙讓人把信送上來。
陸英的信函裝在鷹爪上的一個小鐵筒中,鐵筒開口處貼了印有特製印信的封條,不過這條小小的封條貼得歪歪斜斜,似是匆忙中隨手黏上去的,白茯苓一見心裡就有些不安起來。
單刀根一手私下封條擰開鐵筒,抽出其中的紙箋,上面只簡單寫了幾個字:緊守城門,三日即回!
卜芥一見便忍不住叫起來:“大箭部的地盤裡北關城不過兩天不到的路程,怎麼大將軍卻要三日才能回來?!”單刀根狠狠瞪了他一眼怪他多嘴。
白茯苓也想到了這點,心中一凜,知道陸英那邊也遇上了麻煩,她對單刀根道:”單大人,我想託兩位替我給大將軍發封信,可成?”
單刀根很清楚她在陸英心中的地位,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白茯苓讓丫鬟取來紙筆,很快寫好一封信,摺好了放入小鐵筒中交給單刀根。單刀根看也不看當即貼上封條,吩咐親信取去發了。
“還有一件事要與兩位大人商量的。”白茯苓眼珠子轉了轉道。
“大小姐請說。”卜芥與單刀根原本因為陸英的關係,也因為白家一直替鎮北軍籌措軍費,安置傷殘退役軍人以及他們的親屬而對白茯苓甚有好感,再加上她昨夜不動聲色替他們抓出奸細的事對她心服口服,言語之間更多了幾分敬重與親近。
白茯苓笑道:“兩位大人昨天就說過大將軍不在的這段時間裡,首要是緊守城門,穩住城內治安,避免奸細作亂。現在外來客商均被臨時拘禁於官衙及城南商署內,這些人不在少數,短時間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然沒什麼問題,可大將軍至少還有兩三天才能返回,兩處地方有限,他們吃飯休息都成問題。再者城中百姓也受戒嚴命令影響,不得隨意出門,民生之事要如何解決?不知兩位大人可有打算?”
卜單二人一聽就頭大了,讓他們管治兵馬他們很拿手,但是讓他們管理這麼一大堆客商百姓,他們就全無頭緒了,百姓可不會跟他們說什麼軍紀軍規,男女老幼什麼品種都有也不可以隨意大罵處罰。
卜芥忍不住撓撓頭道:“回頭去叫官衙裡的主簿、典史來問問……”
單刀根比直腸直肚的卜芥要識時務得多,知道白茯苓這麼問,定然是早就胸有成竹,也不去理卜芥,轉而問白茯苓道:“不知大小姐有何良策?”
白茯苓笑眯眯道:“城中鎮北軍加上官衙裡的差役滿打滿算大概就一千人左右,關在官衙與商署裡的客商至少有三四千之數,如果把這些人折騰壞了,人家以後不肯再來,北關城的商稅收入就要大大減少,大家的飯碗都要受影響啊……”
這下子連卜芥都明白了,祁國重農輕商,就算是他們這些當兵的,心裡也認為這些小商賈不過是蟻民中的蟻民,得罪了也就得罪了,沒什麼大不了,不過經過白茯苓這一說,他們馬上聯想到了軍費軍餉問題,這就非同小可了。
白茯苓其實是在危言聳聽,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於那些商人來說,只要北關城這次的動亂過去了,他們即使明知有危險,還是會繼續前來,畢竟與其他邊城相比,北關城已經算是最最安全的一個了,而且在陸英的管治之下,這裡的環境條件都十分適宜於通商,各種針對客商提供的服務也非常完善。
所以這次的動亂短期內或許會使北關城的繁華程度受到一些影響,可過上一年半載就能恢復如初。不過站在白茯苓的立場,她花不起這個時間,所以她必須努力把影響減到最低,以確保剩下這三年,她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那她才能放心地離開。
卜芥與單刀根可想不到那麼多,他們從跟在陸英手下起,便再也沒有缺過軍餉餓過肚子,鎮北軍才會如此英勇忠誠,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陸英用事實證明,跟他走有肉吃!
◆◇◆◇◆
伸手要各種票……感覺最近人越來越少,莫非都趕春運去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