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因為太緊張,兵糧丸掉在了地上,所以我沒吃,也沒敢說我沒吃。”
“再後來我跟著大部隊發起了衝鋒。在我的印象中,或者說在當時報紙和各種宣傳渠道里,把華夏軍隊形容得不堪一擊,裝備落後,士兵戰鬥意志低下,我們只需要一個衝鋒,就可以攻佔他們的陣地。”
“當時我們的小隊長也是這麼跟我們說的,還告訴我們,勇敢衝鋒的勇士,可以獲得天皇的嘉獎,成為像小寺將軍一樣的人物。”
“後來我們發動了進攻,可我發現,李雲龍將軍部隊的火力十分兇猛。我們聯隊按照訓練時的方法波浪式衝鋒,結果第一批人還沒靠近陣地兩百米就全部死了。”
“第二批也一樣。當我要衝鋒的時候,接到命令讓我後撤了。我當時十分慶幸逃過一劫,但這只是我噩夢的開始。”
“我們往後撤退的時候,聽到了身後傳來轟鳴聲,然後在我們後面集結的部隊遭到了重炮的轟擊,死了很多人。我經過那裡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地的屍體,這些屍體很難拼湊完整。後來我知道,如果是完整的屍體,可以賣十五大洋。”
“我身後傳來一種聲音,好像是小號的聲音。我回頭看了一眼,就發現剛才我進攻的地方,一群人拿著武器朝我們衝來。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跑,不停地跑!”
“我就這麼不停地跑,不停地跑。我從小就擅長長跑,也因為這個我成功地活了下來,逃到了松花江邊上。”
“當時松花江裡已經有很多人了,我不會游泳,不敢跳進去。就在這時,身後傳來坦克的轟鳴聲。我身旁是一名少將,他正在說著什麼,我沒聽清楚,就看到一個八路軍戰士跳了下來,把這個少將俘虜了。”
“然後這名戰士一個人看著我們,告訴我們不要動,誰動誰死!”
“我沒有武器,但是聽懂了這句話,於是我就按照要求雙手抱頭蹲在地上,投降了。”
“然後我就看到李雲龍將軍的坦克對著松花江裡開火,跳進松花江的人都被射殺了!”
“死了,全都死了,江面上全是屍體,全都是屍體,江水被染紅了,那些屍體……”
“我無法用文字來形容那種場景,我非常害怕回憶當時的場景。”
“我投降後被送到了後方,然後被送到了西伯利亞一處金礦裡挖礦。後來我又去了一個鐵礦,我一共挖了三十年的礦。”
“最開始在外蒙和東四省挖礦,後來又去了西伯利亞地區,再後來我又去了老緬等地區。”
“感謝小寺康太首相,他一直為我們這些戰俘四處奔走,我才能夠活著回到本土。”
“至於我最愛的愛子,她死了,在我走後一年,她病死了……”
“……”
——摘自第二二三師團倖存鬼子吉也一郎回憶錄《戰俘營裡的三十年》
……
……
……
很多內容不讓寫,我只能透過回憶錄的方式透露一下,希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