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還沒行動嗎?”
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五月,但是西伯利亞這邊卻出奇地安靜。
毛熊的援軍已經抵達了赤塔等地區。
這一次毛熊沒有大意,而是開始修建各種防禦工事,準備迎接鬼子的進攻。
援軍一共有三十萬,李雲龍中途和加奇見過一面,也觀察了一下這支援軍。士兵歲數明顯要比之前毛熊士兵的歲數大了不少。
原本毛熊軍中士兵大部分都在三十歲以下,但是這一批之中李雲龍看到了不少頭髮已經發白的人,按照年紀推算,有些人可能是參加過一戰。
李雲龍雖然一直在算計毛熊,但是從不否認毛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的貢獻。後世各種統計之中,對於毛熊的傷亡統計在三千萬人左右。
但把各種報告相加,這個數字明顯有些偏小。毛熊犧牲大概兩千六百萬人,還有一千五百萬人受傷,以及五百多萬人失蹤。
而當時毛熊的人口只有一點八億左右,可以說是完全打沒了一代人,甚至兩代人,這也造成了戰後毛熊青壯年嚴重短缺,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都沒有緩過來。
相比於老美,毛熊這一代人算是值得尊敬的。不過李雲龍站在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不會因為這份尊敬而對毛熊心慈手軟。
李雲龍留在後方總部的一些人,實際上是一些引子,要釣一些魚出來,重要的科學家比如圖波列夫等人李雲龍都放到了黑雲山之中。
聽見師長的詢問,李雲龍指了指腳下的道路道:“小鬼子比我們著急,他們偵察機天天飛,看著毛熊修好了各種防禦工事,肯定都罵娘了,但是這路啊,走不了!”
現在是西伯利亞化雪的季節,冬天的降雪正在融化,給大地帶來了一片綠色,但相對地也讓道路變得泥濘不堪。
除了那些修建好的道路之外,很多道路現在別說走人了,就算是坦克也能陷進去。
“不過路雖然不能走,但是咱們可以讓他們提前適應一下戰爭的節奏。我已經給加斯蒂洛維奇發電了,讓他提前轟炸鬼子機場,爭取開戰的時候取得先機。”
李雲龍說完之後,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後世很多人說毛熊是戰鬥民族,那完全就是扯淡。
整個世界上,除了華夏人之外,所有外國人,除了接受過專業軍事培訓的,都不知道一個道理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華夏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能知道一些計謀,知道一些《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知道正面打不過要打後勤部隊、利用地形伏擊,鉗形攻勢,圍三缺一等等。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哪怕什麼都沒學過的小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會用到,所以在國外白天當工程師,晚上都能給軍閥當軍師這種事並不奇怪。
但是國外計程車兵和軍官們壓根就沒有這個概念,他們的軍事素養甚至不如國內普通人,他們只會執行自己被安排的任務。
一些接受過培訓的軍官們,也會教條式地執行他們學習過的一些戰術。
這麼說如果不理解的話,更簡單的比喻就是,閃電戰,德三的閃電戰一拿出來,驚呆了整個歐羅巴大陸,被這個閃電戰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我們幾千年前就有十八歲少年學會了這一招,在後世被無數人發揚光大。
而我們各種迂迴包抄、小股滲透等等一些普通士兵都知道的戰法,在他們眼中都是高深莫測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