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力八里望風而降的訊息跟著馬蹄如同長了腳,很快順著天山腳穿過伊犁河谷,傳到世界的另一邊。
蒐集到這一訊息的人是哈薩克汗國新繼位的大汗,塔武凱勒汗。
他們正陷入與塔什干大汗的戰爭中,塔什干是個小汗國,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石頭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鎮。
塔武凱勒汗的父親在追擊塔什干巴拜汗的路上戰死,隨後塔武凱勒繼位,繼續追擊,殺巴拜汗獻於布哈拉汗國阿卜杜拉汗,回軍的路上,聽到來自伊犁返回的商隊傳頌著來自東方的訊息。
他們說大統歷萬曆九年,奉大明皇帝可汗之命,來自遙遠東方遼河河套的內喀爾喀都督同知,孛兒只斤·葉赫洪巴圖魯·炒花汗受北洋徵西大將軍戚氏轄制,合五大營號蒙古輕軍,拔師西征。
他們翻越阿爾泰山,掠天山北麓,所攻無不破,終於萬曆十一年春夏之季抵伊犁河谷,休兵整軍,飲馬河谷,他們的旌旗能把天空遮蔽,他們的駿馬能把草原淹沒,他們要征服西邊一切,葉爾羌汗國已經投降,下一個擋在他們面前的就是哈薩克汗國。
這樣的蜚語流言本不至於讓塔武凱勒汗驚慌,他只是在率軍回還的路上順手讓七河流域駐牧的部落向東探查那邊蒙古人的動向。
一探查,確實把他嚇了一跳,那邊很多部落都不受他控制了。
在哈薩克汗國的東面,戰爭始終沒有停止,自從明世宗嘉靖四年,為控制向西貿易的商路與七河流域優良牧地,瓦剌諸部向西侵佔,掀開其與哈薩克汗國交戰的第一頁。
瓦剌雖人多勢眾,但他們是相對鬆散的部落聯盟,諸部之內也不少攻伐,他們與哈薩克汗國的戰爭往往是一個或幾個部落對決整個哈薩克汗國,在戰爭中敗多勝少,使七河流域夾縫中的部落脫離瓦剌加入哈薩克汗國。
哈薩克汗國欣然接受他們的投降,並用他們來阻擋瓦剌聯盟的入侵。
現在大汗派去那些部落的使者都沒能回來,恐怕東邊大明西征的訊息是真的。
瓦剌有瓦剌的大汗,此前他們的大汗一直沒參與與哈薩克汗國的戰爭,一直忙於在東邊應付崛起的金國俺答,直到前些日子才騰出手來管西邊。
不再為金國擔心並不是因為俺答死了,而是哈尼洪果爾汗發現了更加簡單的取勝方式——加入就完事了。
不服俺答歸不服俺答,大明天子還是可以服一下的。
和碩部能在瓦剌當盟主的原因就是他們大汗一直是黃金家族的血脈,這個血脈越往西越稀薄,所以東部蒙古西征優越感特別強。
就別說西邊那些個亂七八糟的汗國,就連瓦剌聯盟的其他部落,都全是附屬於同化蒙古的。
什麼叫血脈壓制?
戚繼光手下的蒙古軍隊首領,重軍的車臣洪臺吉、輕軍的董長昂、炒花,人均孛兒只斤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