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七月末自東洋軍府發出,轉眼臨近萬壽節,五地知縣、五部督軍、鄧子龍與楊廷相,受邀的新西班牙、葡屬巴西的貴族與分散在北亞各地部落聯盟大大小小數百名首領紛紛趕赴常勝。
當然,黑雲龍、呼蘭這些亞洲的‘邊將’沒來,他們固守剛剛歸附的土地,只派遣騎手護送易洛魁、兄弟聯盟的首領至常勝參禮。
常勝的商賈、移民用彩畫、綢緞、彩布、燈籠將街市裝點的張燈結綵,衙門與各行各業放假三日,普天同慶。
駐軍同樣放假,只是複雜一些各部分別在萬壽街前後輪休。
朝天宮八字還沒一撇,常勝唯一一個正經冊封過的王爺艾蘭王朱曉恩認為自己在給天子慶生時有相當的權威,把整訓極佳的復國軍調到外面,讓出復國軍大營,在小海灣面朝西面設祝壽臺。
不論是陳沐還是鄧子龍為首的五部督軍、鄒元標為首的五縣長官,給皇帝祝壽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與形式,萬壽節不單單萬曆皇帝的生日,也是他們思念家鄉的方式。
從這個角度上看,艾蘭王朱曉恩的心意無疑是最誠的,他很清楚自己的一切都來源於紫禁城裡的大明天子,張羅起來也最為賣力,只恨不能肋生雙翅飛渡滄溟宗回國當面為皇帝祝壽。
在東洋軍府支出軍費貸款之後,這位艾蘭王爺日常已經沒太多錢財可供開銷。即便如此,他還是省吃儉用從常勝僱了十餘名畫師,用各種繪畫手法把他和他的復國軍畫了好幾遍,作為送給皇帝的祝壽禮。
原本朱曉恩是想再從新西班牙、巴西找一批歐洲畫師的,結果卻發現在徐渭的影響下,常勝的不少畫師已經融合了一部分歐洲畫技術,乾脆一事不煩二主,全從常勝僱傭了。
有持長矛舉鳥銃的西班牙式步兵方陣;有持狼筅、長刀、鳥銃、大盾的戚繼光式鴛鴦陣;也有無甲鳥銃手組成的北洋式輪射陣;還有馬隊百戶、炮隊百戶、工兵百戶這些輔助兵種方陣。
區區一千兵力的復國軍,硬是讓朱曉恩畫出花來。
還洋洋灑灑地給皇帝寫了封長信,大意就是祝願陛下長壽、謝主隆恩,在東洋軍府陳帥的幫助下,艾蘭復國軍已整訓完畢,明年便遠征愛爾蘭,為大明朝開疆闢土。
這些祝壽禮跟著各地官吏、百姓奉上要裝船送回大明的壽禮一同送到陳沐跟前讓他過目時,陳沐只希望這些畫千萬別讓戚繼光或者別的知兵的將領看到。
要不然他會被嘲笑的。
復國軍有戰鬥力麼?有。
但講武堂系的將官一眼就能從這些畫上看出來,各個部隊皆有弊端。
三個步兵百戶組成的西班牙方陣沒什麼問題,布甲鳥銃手與胸甲長矛手搭配得當,其中還安插著持戚家刀的重甲長刀手,哪怕碰上正版的西班牙方陣也有一戰之力。
但鳥銃隊、馬隊、炮隊,兵甲銃炮的配置全是猴兒版。
比方說一名北洋騎兵的裝備有長兵器一、短兵器二、弓銃二選一及人馬甲冑、攜帶輜重組成,復國軍騎兵武器只有長矛、骨朵,馬不掛甲、人也只有頭盔、胸甲。
平心而論,這一套武備其實已經是非常棒的軍隊配置了,唯獨問題出在朱曉恩是花了錢的——儘管貸款要等到艾蘭國獨立後才能償還,但他花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