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山鄉新村新貌> 第九章母女談心,寄望未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母女談心,寄望未來 (2 / 2)

這些實情,桃母自然都知道。但是,事已至此,悔恨、難過,都不是辦法,也不會找回他們失去的人生前途。她只好勸說女兒另謀出路:

“你們也不要灰心。常言說‘禍福相依,時來運轉’。誰也不能一輩子都交好運,一輩子都交厄運。這一關是杏運氣好,說不準下一關,就輪到你和李交好運了。現擺著的例子,咱們村的王書記,人家才小學畢業,改革開放才幾年,已經當上鄉長了!比大學生差哪裡?我看,李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儀表堂堂,也不像沒有福氣的人,說不定哪一天就碰上好運氣上去了。”

桃母竭力勸說鼓勵女兒。王書記當了副鄉長是明擺著的事實,這不是迷信,桃相信了,而且她也曾經這樣想過。

“借你的吉言,但願我們時來運轉,像王書記一樣,能交上好運!李有出息了,我也少了一份愧疚;要不,我在李面前會愧疚一輩子。”桃若有希望地說。她也覺得她和李不應該一輩子蹲在窮山溝裡勞苦受罪。

“在咱們這窮山溝裡,你們高中畢業生也算是大秀才了!全鄉也沒有幾個。現在搞改革開放,說不定什麼時候你們就能派上大用場!”桃的母親見女兒相信了自己的話,就繼續鼓勵她。

桃認真想了想全村全鄉的現實情況:雖然山林、土地承包到戶,山民收入多了些,生活好了些,但各村各戶還是一如既往地種地、採藥、打獵、砍柴,有文化的也不見有多大優勢。她又不免搖搖頭,暫時還看不出她和李在山溝裡會有什麼出息。她說:

“在咱們這山溝溝裡,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我們能派上啥用場?種田、採藥、打獵,我們還抵不上一個山娃子。”

“你說的是眼下的情況。今後,咱們山溝裡也不光是種田、採藥、打獵。我聽王書記說,外面有的山區開發旅遊,吸引許多外地人去參觀,能賺大錢呢!搞旅遊,最需要的就是像你們這樣又年輕,又漂亮,又有文化的人。”

“開發旅遊,不是一句話說搞就能搞起來的,那也需要有人花很多錢來投資,開發。咱們這裡雖然有山有水,但是太閉塞,離開大城市又遠,誰願意來咱這裡花錢投資呢?”

“那也說不準。現在這個世道可不同以往了,以往只叫開山種地學大寨,千里百擔一畝苗;聽說現在又叫封山育林搞開發。這形勢就大變了!不知哪一天有個大老闆來,看中咱們這塊風水寶地,就會來投資,你們這些文化人就有出路了!”

桃的母親聽鄉里王書記來春風裡開會講過,現今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山區不再強求種田,要求封山育林,搞開發旅遊的事,她相信今後也會有人來大梁山投資開發,桃和李有文化,就會大有用途。桃聽了搖搖頭,似乎認為這是天空的雲彩,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

桃的母親見女兒對開發旅遊毫無興趣,便不再談論這事。她突然想起一件事來問桃:“李昨天來咱家幹什麼?我看你們一起遮遮掩掩、唧唧咕咕的,他是不是又約你到山上去玩?我勸你輕易不要去。深山老林,孤男寡女的,摟摟抱抱,要是被莊上人看見了,羞死人了!今後,連我都沒臉出門了。”

桃和李因為高考落榜,最近心情都不好,兩家人以及村裡人對他們也有不好看法,他們心情鬱悶,在家裡無法排解,因此常常相約到山上、樹林裡散步談心;他們雖然還沒有結婚,但是早已經在一起了,所以單獨在一起時感情所至,難免會有親熱的舉動。有一次竟被桃的母親看見了,回來批評了桃。

桃見母親說起這件事,臉立即紅了,說:“媽,你又想到哪裡去了?他昨天來,是約我一起去看杏。說我們畢竟是多年的好同學,好朋友,杏好不容易考取大學了,我們應該去看看她,說幾句祝賀的話。一再勸我去。我嫌丟人,沒有同意。杏,人家現在是大學生,正光鮮紅火。我們兩個一對名落孫三,正晦氣倒黴;一起去看杏,沒的叫人家笑話我們沒出息,沒臉皮。”

“原來是這事。你做得對,我也覺得你們不應該去。這個李,怎麼這樣沒臉沒皮的?也不嫌丟人!”

桃又覺得母親誤解李了,批評得太重,解釋說:

“媽,你還不知道李這個人,雖然是男孩,高大威猛的,心裡又善良又細膩,許多事情,比女孩子想得還周到。他這些年,其實對我和對杏同樣好,沒偏沒向的;只是現在李和我在一起了,杏心裡氣他,不理他。李覺得對不起杏,就千方百計想法彌補她。”

可是,桃的解釋又讓母親想到問題的另一面:李這麼做,是否是丟開桃,在追求杏?她不禁為女兒的婚姻大事擔心起來。

“想不到李竟燃是這樣的人!花花公子,到處拈花惹草。你就更要注意了!他說要彌補杏,怎麼個彌補法?還不知他心裡怎麼個想法呢。萬一也把杏也搞上肚子,你說怎麼辦?這麼看,你們要儘快結婚,讓他儘快斷了這個念想。——要是杏和李好起來,李自然會選擇杏,你們的事就難辦了!”

桃覺得母親還是不瞭解李,只好再次解釋:

“不會的。李不是那種人。他只是心眼好,想得細,又念於舊情。現在他和杏好,也只能做朋友,盡朋友之誼。他給我說過這事。”

“這可說不準。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守什麼規矩?什麼事做不出來?明天,我就去找他爸,把你們的事挑明瞭,選個好日子,先定下來再說。”

“明天?太急了。現在他家人心裡正煩,你去了,說起這事,他們萬一不承認,爭論起來,我們豈不難看?李說過,這事由他向他父母說明,不會叫我承擔責任。還是過些日子再說吧。反正李經常來看我,他心思又細,見我肚子大了,自然心裡有數。我看這事還是由他家先提出來為好。總之,我和李都心中有數,知道抓緊,你就不要再為難李了。”

桃母見女兒如此說,想想也對,便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