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山鄉新畫卷> 第十九章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2 / 3)

“後來怎麼了?家庭出了問題,不能繼續供你讀書了?”

在張倩心目中,大陸學生輟學,都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供養不起的原因。

李有些汗顏。真要命!這個張總偏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其實,什麼原因,這跟你有什麼關係?我要考取大學,早上學去了,將來國家分配工作,還會來你這裡打工?可是他不敢這麼說,因為他的工作安排,前途命運,都掌握在她的手裡。好吧,你既然要問,我就說給你聽聽,即使這樣,也比說功課差好些。反正你說過,我今天可以暢所欲言,說什麼都沒有關係。

“是這樣的,高三下學期,我的妻子生病了,我要請假照顧她,又要幹山上田裡的活,耽誤了學習,所以就沒有……”

“啊!高三你就結婚了?大陸不是提倡晚婚晚育嗎?”

“我們沒有結婚。其實,那時候還不能叫妻子,只能叫女朋友。”李不覺有些臉紅。不過他仍然覺得慶幸,因為他瞞過了桃懷孕和溫馨旅社的事情。

“你女朋友生的什麼病?現在好了嗎?”

“胃病。早已好了。她病了一個多月,直到高考前夕才好,所以我們都沒有考取大學。”

“怎麼?你的女朋友和你是同學?”

“是的。從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畢業,我們都是同班同學;因為我們是同鄉,一個村子的,而且同年而生,從會走路就在一起玩耍,無論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我們都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照顧,感情很深。”

“明白了,你們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應該算是吧。”李點點頭。

“現在你們已經結婚了?”

“不但結婚了,還有了孩子。”

“還有了孩子?這麼年輕就當爸爸了?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三歲。”

“二十三歲就當爸爸了,不會太早了吧?”

“在我們山裡,這不算早。有的男孩不讀書,十七八歲就結婚,不到二十歲就當爸爸了。”

張倩聽了直搖頭,覺得不可理解,說:

“十七八歲就結婚,年齡又小,又沒有文化,他靠什麼養活妻子、孩子?”

“靠種地、打獵、挖藥材,還有父母親的幫助,照顧。”

張倩聽了連聲說:

“這樣不好,這樣不好。男孩應該先立業,然後再結婚,成家生子,這樣就有能力照顧妻子孩子了,也不必拖累父母親。你們搞顛倒了,自己還沒有生活能力,就先結婚生子,不能贍養父母,還要靠父母幫助自己養活妻子孩子,那父母親豈不是太辛苦了?他們願意嗎?”

“自然是願意的,沒有父母親不願意的。這就是山裡人的生活習慣,千百年來都是這麼樣,代代相傳。父母親不但不覺得辛苦,還積極催促兒子早結婚,他們好早抱孫子。如果兒子找不到物件,不能早結婚早生子,父母親就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千方百計託人情,拉關係,幫助兒子找物件,甚至不惜花錢買個山外的女子給兒子作媳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在大梁山區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誰也不覺得不應該。”李說起家鄉的婚俗習慣,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張倩聽了笑得前仰後合,花枝招展,竟至溢位眼淚來。她說:

“你們這種婚姻有什麼意思?完全就是為了傳宗接代。我不敢想象,人生幾十年,像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怎麼能維繫下去?”她連連搖頭擺手,滿頭飄逸的秀髮也跟著一起抖動。

李從張倩的笑聲、動作和話語中,聽得出了她對山裡人的蔑視和不解,心裡像受了傷害,隱隱作痛。他說:

“您別笑話。我們山裡人,雖然文化低,閉塞落後,年紀輕輕就早早結婚生子,但是,我們對婚姻都是嚴肅認真的,絕非兒戲。既然結為夫妻,就要終生相守,白頭偕老,無論男女,對婚姻都有一種沉重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除了自身認定應該擔負起來,責無旁貸,另外,還來自父母親,來自家庭,家族,親戚,朋友。大家共同告訴你:執子之手,就應該與子偕老;半道上離婚,拋棄妻子,這是不道德的可恥行為,違反了家庭、家族、親戚、朋友,乃至整個社會人群心目中的道德規範,也嚴重傷害了父母親、家庭、家族的聲譽。所以,不僅父母親,兄弟姊妹,乃至整個家族,整個社會都會看不起你,說你不行正道,不遵祖訓,不守族規。以後就是再想結婚,也沒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甚至沒有人願意再為你說媒。因為,他們都認為你是個不負責任,不守道德規範的人,因此,不可相信,不可依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