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塞距離少梁芝陽,約有一百八十里,事實上就算每日行軍六十里,花三日抵達也不要緊,但李郃卻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急行軍訓練。
於是他對奇兵們下達了命令:“兩日內抵達北城塞,逾期者回營後加練一月!”
此令一出,奇兵們發出一片哀嚎,不過倒沒有人真的怨恨,畢竟他們也清楚,當今天下確實有一支能日行百里、甚至還能在急行軍後立即投入作戰的軍隊,這支軍隊正是他少梁奇兵正在追逐的目標,魏武卒!
再加上之前與韋營一般士卒的比試也給奇兵們敲響了警鐘,讓他們深刻意識到了緊迫,因此奇兵們毫不猶豫執行了李郃的命令。
七月二十九日,二百餘名奇兵從芝陽一帶出發,兩日內急行軍一百八十里,於八月初一抵達北城塞。
“看!魏武卒能做到的事,我少梁奇兵亦能做到!”
在抵達北城塞的那一刻,李郃向奇兵們說出了這番話,儘管奇兵們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盡,但心中卻湧起了一份自豪與成就感。
雖然他們也知道,如今的他們跟那支天底下最強大的軍隊相比仍有一段差距,但在李郃的那份勉勵中,他們至少看到了迎頭趕上的希望。
河西戎國修建的北城塞,其實就是一座專供駐軍使用的城堡,遠遠看去就像一座小城,區別僅在於城塞周圍並沒有種植作物的田地,只有許多衣衫襤褸的人在用拉車搬運石料,從旁有手持長兵計程車卒看管著他們。
“那就是戎國計程車卒麼?看起來與咱們也沒什麼不同啊。”
在接近北城塞的期間,狐賁一臉地好奇地說道。
原魏人出身的他,此前並不知道河西還有一個戎國,他還以為‘戎人’都是一群茹毛飲血的蠻人呢。
見他滿臉困惑,韓延開口解惑道:“河西戎人與一般‘戎狄’有所不同,據說他們當年被晉國擊敗,逃亡至河西之地後,仰慕諸國的強盛,故而自發學習晉國文化,如今在文字、服飾等方面,與中原國家相比也並無太大區別,並非是你認為的那樣。”
『看來這是一個已被中原所‘歸化’的戎國。』
聽著身後韓延的解釋,李郃心中暗暗想道。
此時,韓延看看遠處的戎國士卒,不忘又低聲提醒眾人:“我跟你們說,在這裡最好別提什麼‘戎人’、‘戎國’,稱呼河西國就行了,這邊大多數人對‘戎’字頗為牴觸,你們要是稱呼他們為戎人,必然會惹火他們。”
對此李郃並不意外,畢竟‘戎狄蠻夷’,都是中原人對落後地區部落、民族的蔑稱,若對方不懂中原文化還好,可像河西戎人這種懂得中原文化的,好比是當面羞辱,對方肯定不會給你好臉色看。
隨後,在經受了幾支戎國士卒的盤問後,李郃一行二百餘人來到了北城塞的東城門外,取出翟虎親筆所寫的書信,向值守於城門計程車卒解釋了前來的目的:“得知秦國兵犯貴國,少梁遣我等前來打探戰況,這是我少梁小司馬翟虎、翟司馬的親筆薦書,請麻煩轉交貴地的將軍。”
一名長相、打扮與中原人並無二樣的戎國士卒接過書信,上下打量了幾眼李郃等人,點點頭冷淡說道:“等著,我去通報。”
“什麼態度!”狐賁一臉不爽地嘀咕起來,但李郃倒是沒有什麼意外,畢竟他來時就聽翟虎提醒過了,這河西戎國與他們少梁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融洽,雖然暫時還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
足足等了一刻時,那名士卒才返回東城門,依舊面無表情地對李郃說道:“將軍叫你進去。……其他人在外頭等著。”
這惡劣的態度讓奇兵們大感惱火,可李郃倒不覺得有什麼,約束眾人、叫眾人在城外稍作歇息,隨後便跟著那名士卒進了城,進入了城中。
跟他原本想的一樣,這座北城塞,就是專門為了抵擋秦國侵犯而建造的,城內看不見有任何百姓居住,來來回回只有戎國計程車卒,以及被這些士卒所看押的,衣衫襤褸的罪犯——恐怕其中大部分都是魏國遣送過來修築洛水長城的罪犯。
沿著城內的街道,李郃一路來到了城池的西城門,此時帶路計程車卒才轉頭對李郃說了一句:“將軍就在城門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