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國醬鄉酒是騙子> 第三百四十二章:咸陽變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二章:咸陽變法 (1 / 3)

魏王辭別少梁的第五日,韓侯、申不害一行也告辭離去了,同時還帶走了少梁負責外交的宗伯王廙。

原因很簡單,既然魏、韓、少梁的小三晉同盟建立了,那麼當初與魏國商量好的,由韓、趙、少梁三國組成的另一個‘小三晉同盟’也得安排上了——後者是對前者的鉗制,防止魏國在再次坐大後,舊病重發,再一次對盟友下手。

對此不止是韓國深受其害,趙國同樣如此。

這邊魏王、韓侯相繼告辭離去,秦王這邊,卻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這位秦國君主每日帶著嬴虔、甘龍參觀少梁的建設,甚至還跑到了還在修建的‘梁定直道’之道,拖延時間的意圖昭然若揭。

也就是他貴為秦王,嬴虔、甘龍不好當面拆穿,只能繼續假裝不知,陪伴在側。

但私底下,那就不得而知了。

比如甘龍,跟隨在他身邊的衛士時不時就少兩人,過幾日又再次出現,很明顯在與國內通訊。

也不知秦王是否意識到了這件事,反正在少梁的這段日子,秦王從未給過嬴虔、甘龍二人單獨相處的機會,反而是他,多次找機會暗示嬴虔,暗示這位大兄莫要阻止衛鞅的變法。

還是那句話,只要嬴虔不出面,似杜摯、甘龍等人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至於這些人會不會叛亂,暫且不論嬴虔是否會容忍他秦國內亂,大不了秦王向少梁借兵,畢竟從少梁並未與魏國簽署‘河東之盟’來看,秦王認為少梁並不打算完全倒向魏國,這點小忙應該還是會幫的。

那麼,秦國的變法,果真鬧到了會引發內亂的程度麼?

當然沒有,但不可否認,秦國國內目前的局勢確實十分緊張。

九月初,就當魏王、韓侯以及東梁君在少梁簽署‘小三晉同盟’之際,衛鞅帶著一干下屬,以及秦墨鉅子腹䵍,一同來到咸陽。

咸陽是秦國即將搬遷的新都,畢竟河西已經割讓給了魏國,漆垣、雕陰又被少梁所得,更糟糕的是魏國與少梁已經締結了‘小三晉同盟’,在這種情況下,離漆垣、河西過近的櫟陽,就不再適合作為秦國的都城了。

況且咸陽處於渭水平原,這裡有著廣袤而肥沃的土地,待二次變法後,這一帶大多數的土地將收歸國家所有,因此衛鞅主張遷都咸陽,以咸陽輻射整個渭水平原,然後輻射整個關中。

抵達咸陽的當日,衛鞅便下令實行變法,重新丈量咸陽乃至整個渭水平原的土地。

渭水平原有著整個秦國最優質的土地,理所當然,國內的公卿貴族早已透過不可告人的方式提前下手,搶佔了這裡的土地。

非法佔地只是其一,除此以外還有少報、謊報田地數目,明明佔十萬畝地卻謊稱萬畝,年終只上繳萬畝地的稅收,如今衛鞅授權腹䵍重新丈量咸陽一帶乃至整個渭水平原的土地,在這一帶隱瞞有大量土地的國內公卿貴族、地方豪強,就都隱瞞不住了。

很快,咸陽當地的氏族便紛紛找上咸陽令祝歡。

祝氏,亦是秦國的大氏族,祖上是秦國的司祭,可謂是相當有名望的氏族,而祝歡本人雖然並非秦殿之臣,但卻官拜咸陽令——沒錯,咸陽令,因為此前秦國就已經在陸續用‘郡縣制’取代‘邑大夫制’,然而邑大夫勢力尾大不掉,先前的那次變法只是讓這些人的官職改了個名,事實上這些各城邑的大夫們依舊半脫離於王權之外,擁有著極大的自主權,縱使是櫟陽也不能令行禁止。

如今衛鞅繼櫟陽之後,在咸陽開始變法,利益受損的當地氏族紛紛派人求見祝歡,請他主持大局。

“我有什麼辦法?”

面對著眾多氏族的派人,祝歡表現地無能為力。

畢竟他也明白,他們秦國的君主這次是鐵了心要完成變法,甚至於為了給衛鞅變法爭取時間,他秦國的君主不惜割讓河西給魏國,尋求與魏國的和解,如今又帶著嬴虔、甘龍等人故意逗留在少梁,遲遲不回國——這不就是讓衛鞅趁機收拾不聽話的人麼?

在知曉無法改變大勢的情況下,祝歡帶著禮物去求見衛鞅,懇求道:“……懇請大良造高抬貴手,為諸氏族留幾分薄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