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除了瑕陽君等少數人,魏國上上下下原本並沒有與秦國和談的打算,包括河東守龐涓。
在嬴虔被迫撤回河西的數日後,龐涓派人請來隨軍的使者惠施,問後者道:“我趁勝追擊,順勢奪取臨晉,如何?”
惠施搖頭說道:“不可。少梁與秦國有‘河西之盟’,若郡守率軍過河,少梁就只能信守承諾。”
“果真?”
龐涓有點不信。
畢竟目前魏、梁兩國的關係十分和睦,他不信少梁會為了一個戰敗的秦國而在這個時候阻止盟友。
“千真萬確!”
惠施正色說道:“在下在少梁住了兩三年,深知少梁重諾守信,郡守大人千萬不可冒險。”
“那就試試……”
龐涓摸了摸下巴,遂下令軍卒在蒲阪一帶搭建浮橋,擺出一副要渡河追擊的架勢,看看少梁對此的反應。
三日後,有他麾下將領來報:“郡守,河對岸發現一些身穿我魏武卒甲冑的軍卒遊蕩,人人佩劍……”
龐涓一聽就明白了。
人人佩劍,這是少梁奇兵啊。
少梁這是在警告他麼?
“當真是少梁奇兵?”他一臉驚訝,甚至還為此喚來了龍賈、馮普、左松三將。
他帶著三人到河岸看了半天,隨即龍賈對龐涓說:“沒錯,是少梁奇兵。……今年年初,由瑕陽君做主,我魏國向少梁交付了數千套武卒的兵器與甲冑,河對岸的穿武卒甲冑計程車卒有成百上千,這個數量只有可能是少梁。”
龐涓微微點頭,遂打消了渡河追擊的想法。
當時嬴虔仍在臨晉,得知此事後也很驚訝,這才有他後續前往少梁的舉動。
畢竟少梁奇兵是由李郃直率的,此次這支精銳突然出現在他秦軍的防區,這顯然是李郃的授意——總不可能是立場偏向魏國的東梁君吧?
於是,放下心來的他率先前往少梁,假借興師問罪,實則是讓李郃做出‘不干涉秦國內政’的承諾,順便在狠狠發洩了一番心中的積怨。
但事實上,龐涓並沒有徹底打消乘勝追擊的想法,他只是不想得罪少梁罷了。
這不,他當日就派龍賈作為使者前往少梁。
前腳嬴虔剛離開,後腳龍賈便來到少梁,李郃豈會不知後者的來意?沒等龍賈道出來意,三言兩語就把龍賈給打發了。
龍賈曾經在河西險些被李郃所斬殺,上郡之戰時又陰差陽錯成為了李郃部將,親眼看著李郃前後擊垮總共十幾萬胡人,哪敢說個不字,老老實實聽李郃的安排留下吃了頓酒菜,就乖乖回蒲阪向龐涓覆命去了。
“看來,得想辦法讓解除河西之盟。”
在聽完龍賈講述經過後,龐涓問計於惠施。
惠施搖搖頭說道:“要讓少梁單獨解除河西之盟,這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只能讓秦國主動放棄……”
“這樣的話……我有主意了。”龐涓笑著說道。
聽到這話,惠施欲言又止地說道:“郡守大人,恕在下直言,河西之盟與河東之盟並存,更有利於魏秦兩國邊界的穩定……”
顯然,他也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