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邑往北,有匯入大河的支流圁水,曾幾何時乃是白翟居住的地方,直到晉國攻滅翟國,在此建立白邑。
後魏國繼承晉國在這邊的土地,將白邑與赤邑一同歸入上郡。
白邑往東,跨越大河,稍偏南的位置,那便是趙西河郡的藺地,而離石則在藺地的東面。
據亥伏向李郃所透露的訊息,白邑早已被以‘乙旃部落’為首的眾林胡部落攻陷,這些部落以白邑為據點,橫跨大河侵入趙西河郡。
在得知這件事的時候,李郃就在考慮是否要先奪回白邑,切斷林胡的退路。
按照中原的打仗思路,斷人後路是一大妙計,但這次的對手是胡人,想要切斷林胡騎兵的退路,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林胡有馬匹代步,日行百里對他們來說也不算什麼,李郃所率領的聯軍追不上林胡,自然就談不上封鎖林胡。
“……除非利用大河,將林胡困死在趙西河郡。”
在與瑕陽君、龍賈、方邯幾人商議戰術時,李郃提出了他的想法:“雖然有點對不住趙人,但這是重創林胡的大好機會。”
瑕陽君聞言笑著說道:“這算什麼對不住趙人?咱們截斷了林胡的歸路,趙地的林胡必然驚慌失措,趙人應該感激咱們才對。……就這麼辦吧,子梁,你有什麼主意麼?”
李郃點點頭道:“那就這樣,三日後,咱們先奪下白邑,然後於河岸構築防禦,摧毀橋樑,斷絕趙西河郡林胡的退路,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聯合趙西河軍的趙軍,對當地的林胡展開前後夾擊,爭取一舉將其剿滅。”
“或許都不必出兵。”魏武卒的統將方邯在旁出建議道:“眼下快九月下旬了,咱們堵住其歸路,堵上兩個月,待寒冬一至,趙西河郡的林胡恐怕都要餓死、凍死了。”
龍賈眼睛一亮,正要開口附和,忽聽李郃搖頭說道:“那當地的趙人就完了,林胡被逼到絕路,必定加緊搶掠趙西河郡。”
“子梁仁厚啊。”瑕陽君小小地稱讚了李郃一句,贊同李郃的觀點。
畢竟他魏國剛剛與趙國化解矛盾、實在不好做什麼‘禍水東引’的事,萬一被他們截斷歸路的林胡到時候果真在趙西河郡釀成種種慘劇,他魏國委實不好向趙國交代。
在確認了‘奇襲白邑’的作戰計劃後,李郃又帶著瑕陽君一同去城外旁觀少梁奇兵學習騎馬。
亥伏手下的亥部落戰士原本有一千五百餘人,不過昨日李郃允許其派五百戰士離開,返回其部落營地著手遷族一事,赤邑這邊只剩一千名戰士,眼下這一千名戰士正二對一地教導五百名少梁奇兵,在亥伏的要求下,這些林胡的教學還是比較認真的,只可惜雙方言語不通,交流起來很成問題。
在圍觀這些亥部落戰士教學的期間,李郃聽到這些林胡戰士說地最多的就是‘不對’這個詞,這也沒辦法,畢竟少梁奇兵本來就是一群好動且生性膽大的傢伙,恨不得學兩個時辰就立刻策馬奔騰,亥部落戰士那種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他們的新鮮感。
好在李郃已經下令少梁奇兵要嚴格按照亥部落戰士的要求訓練,否則估計這些少梁奇兵早騎著馬跑了。
遠遠地,李郃便看到了亥伏與狄羊,二人似乎正說著什麼。
“亥伏、狄羊。”
顯然亥伏已經記住了自己名字的夏語發音,聞言轉過頭來,便看到了李郃與瑕陽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