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國醬鄉酒是騙子> 第二百零二章:二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零二章:二月 (1 / 3)

倘若說近半年來齊國最困擾的是如何準確看待魏國,那麼魏國最困擾的,便是如何集中全部力量回擊秦國。

甚至於,回擊的物件也可以包括少梁。

在這件事上,瑕陽君向魏王提出了他的建議,或者說是惠施此前提出的主張。

惠施的主張簡單來說就是聯合韓、趙、齊三國。

聯韓不必多說,鑑於秦楚兩國已建立了同盟,魏國必須得到韓國的支援才能擊敗秦楚同盟,反過來說,對韓國亦是如此。

聯趙,即與趙國和解,收回打出去的拳頭。

說實話,鑑於衛國背棄魏國倒向齊國的行徑,其實魏國君臣十分後悔當初為了衛國而對趙國開戰——若早知衛國是這種養不熟的白眼狼,可能當初魏國根本不會去管衛國的死活,甚至於,說不定還會與趙國聯手瓜分衛國。

當然,事到如今再說這些已經晚了,如今衛國的背後站著齊國,縱使魏國深恨衛國的背叛行徑,短時間內也不敢做出報復衛國的舉動。

至於最後的聯齊,即‘魏齊互尊’之策,則是為了防止齊國給魏國使絆子,畢竟未來幾年內魏國的重心,將全面轉向西面,此時若齊國對魏國有什麼想法,再來一次齊楚宋衛四國伐魏,腹背受敵的魏國無疑會十分難受。

話說回來,聯韓、聯齊好說,聯趙可怎麼辦?

前兩年魏國打趙國打了一年,先不說魏軍死了多少人,趙國至少死傷十幾萬,這還不包括被捲入戰爭的平民。

甚至於,連國都邯鄲都被龐涓率領的魏軍攻陷了,哪有那麼輕易與趙國和解?

值此情況,公孫衍主動請纓出使趙國。

不得不說,鑑於瑕陽君執意要罷免公孫衍的相位,甚至還說動了魏王的弟弟公子卬相助,公孫衍的相位岌岌可危。

因此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公孫衍主動向魏王攬下了說服趙侯的差事。

今年的正月,就在田忌、孫臏出使魏國的期間,公孫衍率先前往趙國,至刑臺的臨時行宮,覲見趙侯,言及兩國和解之事。

趙侯當然不可能如此輕易就被公孫衍說動,直到公孫衍向趙侯敘說利害。

平心而論,魏國這幾年一系列的戰爭,要說哪個國家最吃虧,那無疑就是趙國,不說先前侵佔衛國的土地全部吐了出去,還搭上了邯鄲及邯鄲以南的城邑,甚至還為此付出了十幾萬人的傷亡,公孫衍將這一切歸罪於秦國的挑唆。

事實上倒也沒差,秦趙兩國確實是有盟約的,前些年趙國遲遲不肯向魏國求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有秦國不斷派使者勸說趙侯與趙國的臣子。

結果秦國趁機佔據了河西,甚至還佔據了半個河東郡,而趙國啥也沒撈到,白白賠上了邯鄲以及十幾萬軍隊,要說趙侯對秦國沒有怨言,這顯然不切實際。

因此在公孫衍的一番勸說下,趙侯顯然也動搖了,於是公孫衍再以‘歸還邯鄲及以南土地’為條件,最終是說服了趙侯。

於是二月下旬,魏王親赴趙國,與趙侯相見於邯鄲城南的漳水,兩國簽署了《漳水之盟》。

隨即,趙國便驅逐了秦國駐使,倒向了魏國,勉強形成了以魏國為首的三晉同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