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時後,李郃帶著狐豨、狐賁一行回到了東梁城,剛進城就被等候已久的翟虎衛士許忌請到了城門樓。
只見在城門樓內,翟虎與章賁、鄭侯、華賈幾將正在談論什麼,大概是籌建‘元裡軍’的事宜,看到李郃走入,幾人暫時停止了談論。
“那個惠施,我暫時將他安置在城內的驛館了,你回舊梁的時候,一併將他帶去吧。”
待李郃入座時,翟虎簡單說了句他對惠施的安排,隨即問李郃道:“嬴虔走了?他跟你說了些什麼?”
李郃也不隱瞞,如實將他與李郃、衛鞅二人的對話一一道來,只聽得在座諸人眉頭緊皺。
“西河郡?這魏國的土地,那嬴虔倒是慷慨。”翟虎似笑非笑地嘲諷了一句,聽得鄭侯、華賈二將冷笑不斷。
華賈還附和著嘲諷道:“正因為是魏國的土地那嬴虔才如此慷慨啊,翟司馬。”
“也對。”
翟虎嗤笑一聲,轉頭問李郃道:“你回絕了?”
“唔。”李郃微微點了點頭。
事實上嬴虔並沒有猜錯,李郃確實對西河郡有想法,確切地說,不止對西河郡,他對河東、河西其實也有想法,但他很清楚,光是新得的皮氏邑就足夠讓他少梁消化一陣子,實在沒必要因為嬴虔的利誘去挑戰魏國的神經。
要知道他少梁目前的面積已經不小了,就說元裡,昔日的元裡城塞以及周邊方圓數百里的山林,雖如今名義上屬於少梁所有,但少梁現如今根本就還未派人去發展,以至於元裡、合陽二地周圍相當於少梁最初約七成面積的山地如今都空置著,遠遠沒有達到‘精耕細作’的標準。
因此少梁接下來的一、兩年,李郃有意大力推動少梁國內的建設,包括新得的皮氏邑,其實並沒有空餘的力量去貪求什麼西河郡——沒有力量去守的國土,就算劃入他少梁的疆域又有什麼意義?
小國就要有小國的精打細算。
待李郃講完他與李郃、衛鞅二人的對話,翟虎摸著鬍鬚冷哼:“我以為他是來看魏國的玩笑,原來是來脅迫我少梁麼?……你答應為秦國提供勁弩?墨者前段時間時間還與東梁老兒商議,要逐漸減少給秦國提供弩具的數量……”
“我知道……”
李郃點點頭道:“那不是沒辦法麼。……他二人也猜到下一次河東之戰,我少梁多半會保持中立,若再拒絕為秦國提供勁弩與箭矢,難保秦國不會對我少梁起疑。”
翟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後鄭侯皺眉說道:“就怕打破秦魏兩國的平衡……我並非是為瑕陽君說話,但我認為今日那惠施說得沒錯,若河東郡被秦國所佔,這對少梁絕非是一件好事。”
“不至於。”
李郃搖搖頭說道:“我少梁可以向秦國出售勁弩,韓國也可以為魏國提供勁弩,跟韓侯與申相打聲招呼就是了。”
翟虎哈哈大笑道:“這個主意不錯。”
鄭侯、華賈、章賁三將亦是笑著點頭。
隨後,翟虎、李郃等人又聊了其他事,比如籌建元裡軍,再比如為韓國訓練奇兵。
籌建元裡軍一事沒什麼好多說的,作為少梁繼‘東梁軍’之後的第二支番號軍,鄭侯、華賈二人用昔日倖存的元裡卒,還有最初投奔少梁的那一千五百魏卒,已經初步搭建起了框架,接下來只要往軍中塞人,塞滿一萬人的編制即可。
芝川營寨有兩萬三千餘對魏國心灰意冷的魏卒,選擇其中精銳,補滿元裡軍一萬人的編制綽綽有餘,鄭侯、華賈二人之所以暫時還沒去挑人,只是因為少梁目前並不急著用軍罷了,否則,那兩萬三千餘魏卒俘虜,立馬可以變成兩萬餘少梁軍隊。
然後是為韓國訓練奇兵,翟虎、鄭侯、華賈、章賁幾人既不贊同也不反對,畢竟奇兵是少梁之所以生存至今的最有利保障,若非韓國與少梁是天然的盟友,不存在利害衝突,這幾人說什麼也不會同意為韓國訓練奇兵。
李郃與幾人隨便聊了幾句,隨即便起身告辭,到城內向東梁君覆命去了。
此時的東梁,城內軍民尚在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與結束而慶賀,東梁大夫範鵠下令宰二百隻羊、三百頭豬,還有其他家禽無數,宴請東梁城的軍民。
說實話,考慮到東梁目前至少有五萬居民,區區幾百頭豬羊,還不夠全城人塞牙縫的,但喜慶的氣氛依舊很濃,但很遺憾瑕陽君無心在東梁逗留,他已帶著昌百軍與周杼那幾人,渡河回安邑去了,倒是韓相申不害還留在東梁城,當李郃找東梁君覆命時,申不害正與東梁君談聊兩國接下來的合作。
鑑於申不害也不算外人,李郃在向東梁君覆命,轉告衛鞅、嬴虔二人此前隱晦的脅迫時,也沒有避開申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