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嬴虔為了震懾合陽城內的魏軍願意賠進去幾十萬支箭矢,但事實上,一萬五千名弩手僅齊射了五、六波箭矢他便叫停了,僅消耗了七八萬支箭。
原因是合陽城上的魏軍守卒漸漸有了應對箭襲的經驗,只需一動不動舉著盾牌縮在牆垛處即可,這怎麼行呢?嬴虔自然要給這些魏軍制造一點麻煩。
他對身邊的衛士下令道:“命繆琳攻城,不求登城,只要讓城上的魏軍分心。”
“是!”
左右衛士應聲而去,不多時便來到了繆琳身旁,向他傳達了嬴虔的命令。
繆琳會意,又派人將嬴虔的命令傳達給麾下軍隊的千人將、二千人,命他們協助聯軍的弩手打個配合。
怎麼個配合法呢?
此刻那些魏軍不是都舉著盾牌躲在牆垛一側麼?我故意聲勢浩大的進攻,逼迫那些魏軍站起來抵禦,一旦這些魏軍站起身來抵禦,那他們對遠端弩箭的防禦能力就會大大降低。
這也是攻城軍隊對付守城士卒最常見的一種戰術,倘若守城軍隊沒有弓弩手,或者無法壓制進攻方的弓弩手,那守城方就只能被攻城方牽著鼻子走,徹底失去主導性。
“進攻!”
隨著繆琳一聲大喝,一萬名秦軍朝著合陽的東城牆衝了過去,彷彿洩閘的洪水般。
如此聲勢浩大的攻城,守城魏軍自然不敢怠慢,在各自百人將、千人將的指揮下,魏卒們紛紛站起,進入守城狀態。
而就在這時,嬴虔又下次下令一萬五千名弩手展開齊射,將整整一萬五千支箭矢宣洩在城牆上。
由於之前已經發動了五六次齊射,這一萬五千名弩手基本上已經能將箭矢射到城牆附近,誤差最多也只有十幾、二十丈,雖然這個精準程度仍遠遠比不上韓國的弩手,但依舊足以對城上的魏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這不,面對這種戰術,守城的魏軍毫無反擊之力,他們只能站立著,一邊警戒著城外的秦軍步卒,一邊將盾牌舉在頭頂前方,暗自祈求老天保佑,叫那一萬五千支箭矢莫要射中他們。
但遺憾的是,上天似乎並沒有回應他們的祈禱,在那一萬五千支箭矢如暴雨般籠罩城牆的那一刻,魏軍的慘叫與哀嚎亦隨之響起,僅僅眨眼之間,城上的魏軍竟倒下了約四分之一。
見此,龍賈面色發白,而穰疵則是急得連連跺腳,破口大罵:“那不是秦弩,那是少梁弩!該死的少梁人……該死的韓國!他們背叛了我魏國!”
罵到最後,他連韓國都罵進去了,因為誰都知道,假如不是韓國將他們造弩的技術教給了少梁,少梁絕不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內打造出一萬把射程超過四百五十步的強弩,要知道這份技術對比魏、秦兩國也已略強。他心急地對龍賈說道:“這樣下去不成啊,我軍的將士一直在白白喪命……”
“……”龍賈一言不發。
其實龍賈也知道這樣下去不成,可他又能怎麼辦呢?
派上弩兵展開反擊?他之前就已經嘗試過了,可結果呢,他魏軍僅有的五千餘弩手在逆風的情況下根本射不到秦軍弩手與少梁弩手,而後兩者,卻能借助東風射中他們,以至於短短一炷香不到的時間,他魏軍五千弩手就死傷近半,讓龍賈心痛地趕緊將這些弩手撤回去,派上手持盾牌的步卒來頂,來承受秦梁聯軍的齊射。
“派武卒!”
在思忖了片刻後,龍賈果斷下令道:“叫武卒持盾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