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王廙回到少梁之前,駐軍於合陽的韓軍主將韓舉便收到了新鄭的命令。
他召集孔夜等將領,將新鄭的命令告知他們:“……齊、楚、宋、衛四國聯軍集結於睢縣,欲在年後討伐魏國,新鄭命我等先撤回河東,靜觀後續。若韓魏聯軍將其擊敗,則繼續留駐,否則便撤回國內。”
或有一將問道:“那這邊的魏軍怎麼辦?”
韓舉冷哼道:“咱們撤咱們的,理他們做什麼?”
不得不說,由於先前被公孫衍強迫駐軍合陽,韓舉心中亦是火大得很,只是不敢發作,誰曾想魏國在攻陷趙國邯鄲後還沒得意幾日,卻又遭到了齊、楚、宋、衛四國的討伐,可惜公孫衍此刻不在合陽,否則他定要好好嘲諷一番,一報當日之仇。
話說回來,雖然韓舉口口聲聲表示不管駐軍合陽的魏軍死活,但在準備撤軍之前,他還是找龍賈、穰疵二將,向二人知會了一聲。
由於此次韓舉撤軍,乃是魏國基於懇請韓國重新發援軍支援睢縣的妥協,再加上龍賈、穰疵二人也遠不如公孫衍那般強勢,以至於當韓舉解釋了撤軍的原因後,龍賈、穰疵二將也沒有辦法,只能同意韓舉撤兵。
待韓舉離開後,穰疵皺著眉頭對龍賈道:“韓舉撤了,那咱們這麼辦?”
龍賈沉默不語。
事實上,他二人此時也接到了大梁的命令,但不同於新鄭下令韓舉撤回河東,大梁卻要求穰疵與龍賈死守合陽,畢竟等到魏韓兩國赴睢縣擊敗了齊、楚、宋、衛四國,下一個進攻物件就是河西,大梁自然不允許龍賈與穰疵撤退。
問題是,韓舉那五萬韓軍一撤,單他們七八萬魏軍——確切地說六萬魏軍,畢竟魏軍在先前的倉城之戰中付出了近兩萬人的傷亡代價,而這剩下的六萬魏軍,擋得住秦國與少梁的聯軍麼?
“要不咱們也撤吧?撤回蒲阪?”穰疵與龍賈商議道。
龍賈沉思了片刻,搖頭說道:“你也知道,年前聯軍之所以能奪回合陽,皆因少梁並未在此駐軍,被我等所趁,但這等僥倖可一不可再,倘若你我退走,叫秦梁聯軍奪回了合陽,介時少梁必定會在合陽駐軍,日後我等再想反攻河西,那就愈發困難了,光是建造營寨,少梁奇兵就不會輕易叫咱們建成。”
“那……死守?”穰疵猶豫道。
“先守吧。”
龍賈捋著鬍鬚說道:“好歹你我還有六萬軍隊,甚至其中還有兩萬魏武卒,即便秦梁軍隊來攻,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儘管仍有些遲疑,但穰疵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此事。
正月十六日,應李郃的要求,駐少梁韓使申春隻身前來合陽的韓軍營寨,見到了主將韓舉。
一看到申春,韓舉就猜到了幾分,笑著問道:“是少梁派你來問我幾時撤軍河東?”
“將軍明見。”申春笑著點頭,毫無隱瞞的意思。
見此,韓舉思忖了一下說道:“下月吧,下月初一。”
說罷,他又暗示申春道:“少梁能保證我軍不被秦軍伏擊麼?”
申春笑著說道:“將軍放心,少梁早已就此事與秦國的嬴虔達成默契,志在全殲河西境內的魏軍,並不會威脅我國的軍隊。……有李大夫在,將軍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