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
廣場上的人屏氣凝神,千百雙眼睛專注地看著擂臺上翻騰舞動的五方獅子舞。
幾十只羯鼓齊響,青、赤、黃、白、黑,五色獅子從五個方向遊向中心,威武勇猛,嬉戲歡樂,各有姿態;喜怒醉樂,驚疑動靜,惟妙惟肖。耍長凳,跳梅花,雲裡翻,採天青,疊羅漢,幾個起落間引得臺下熱烈叫好。
黑層壓得低低的,眼看著風雨欲來,卻絲毫沒有阻擋人們的熱情。
擂臺之下,偌大的廣場擠得爆滿。場邊錦旗飄揚,懸滿布招,旗面圖樣分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神態威武莊嚴,傲視天地。左書“天下第一武舉大會”,水墨飛舞,蒼雄有力。
這是天下第一武舉大會的終極決賽。
擂臺的正前方有一座兩層看臺,橫亙東西,彩繪龍鳳。擂臺南側凸臺處懸掛著一隻巨大的鐘鼎,巨鐘上泛著古銅色的光澤。鐘鼎旁是琅琊榜,紅底隸書,蠶頭燕尾,雄闊嚴整。廣場的四方外圍又各搭起高臺,看臺上人山人海,觀眾雲集,望之黑壓壓的一片。
看臺之上,豎起一排紅色輦帳,一排公卿朝官身著朝服端坐在側。中間那人黃袍閃耀,足登龍履,雍容華貴,目光深沉,嘴角噙笑,神色慵懶卻目藏精光,霸王之氣藏而不露,正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燕辭歸坐在皇帝身後,他舉頭望向天空皺了皺眉,剛剛還晴空萬里,這會已經黑雲壓城了。今日要選出的這位武狀元,日後當是一位濃墨重彩的大人物了。
近些日子,皇帝只把燕王和寧王從外地召回金陵,其餘諸多王子都留在藩屬,太子朱標身體孱弱,無法出宮走動。皇帝帶了燕王和寧王前來觀看武舉大會,還特意叮囑他們看好每場比武,不知後面會有何吩咐。
群獅舞畢,廣場之上響起一片熱烈的叫好聲,人聲鼎沸,每個人臉上都是興奮神色。
擂臺上緩緩走出一人,那人身長九尺,身著玄色錦衣,高鼻鷹目,氣勢非凡。。此人往那一站,頂天立地,氣勢非凡,極為威武,正是往屆武狀元高安。
此人打遍天下無敵手,連續五屆的武狀元,身兼御前侍衛及六扇門總督司之責,其武學造詣深不可測。
高安沿著臺下掃視了一圈,與之目光接觸的人紛紛噤聲肅立。高安幽幽開口,聲音不高不亢,中氣十足,穩穩的落到每個人耳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朝威盛群霸,攘夷安內,明繼列王。九州豪傑,習武從戎,普天同慶,有鳳來朝。自宋以來,抑武尚文,民風羸弱,致使國運衰微,覆於蠻夷。方今武舉大會,三年一度,盛世空前,意在重振朝威,招賢納士。望諸傑全力以赴,拔得頭籌。欽此!”
廣場上黑壓壓的跪倒一片,齊聲念著:“吾皇萬歲萬萬歲。”
中央看臺上,皇帝站起身來,雙手朝天平舉,微笑著悠悠說道:“眾卿平身。”
皇帝的聲音不輕不重,不疾不徐,仿若閒談一般,卻清清楚楚地響在每個人耳中。其內力造詣竟比臺上高安還要精湛,不愧是已入武學宗師之境的洪武大帝。
廣場上萬百姓議論紛紛,對當朝皇帝表示極為欽佩。高安的聲音再次壓過全場,只聽他朗聲道:
“自先秦以來,中原武林百家爭鳴,各式精深武學更是百花齊放。我朝崇武尚德,習武不僅強身健體,還可保家衛國。”
“古人道‘業精於勤,荒於嬉’,又有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朝聖主為了警戒後人,並提攜江湖英雄,恢復了先朝武舉大會這一盛事。事到如今,已是第六屆了。”
“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