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陸絆洗完碗,馮羽打了個招呼離開,準備去馬塞諸塞州繼續她原本的工作。
【怪奇遊樂園】需要空地展開,陸絆準備抽空找個沒人的晚上去郊外試試。
他坐在電腦前,看到系統冰冷淡漠的文字一點點拼湊。
【職業發展任務】
【不忘初心,文以載道,用你的作品來傳播新的希望吧,過去的事永遠會在未來發生,只有將其呈現出來,才能給予世人真正的警戒,你義不容辭】
【要求:以作品影響世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影響力:0/100000000】
【“真正的藝術作品能夠影響人的一生,無論是以好的方式,還是壞的方式。”】
“一億的影響力,這代表我要影響一億個人的三觀?”
陸絆覺得,讓人覺得電影好看很簡單,讓人想要看好幾遍電影也很簡單。
但想要透過一部電影來影響人的認知,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很困難。
首先,電影本身就是一種需要理解的藝術形式,想要看電影,就得學會聽讀說話,還要擁有正常的視力,還得有能看電影的時間和經濟實力。
這種種結合起來,能夠欣賞電影的,大多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認知能力,而想要理解其中的內容,更是需要理解力。。
比如幼兒園的小朋友,要是從小就教育他自動步槍的使用方法,並且告知他每天飯前都要練習射擊,那久而久之,他就會形成這樣的認知,將吃飯和射擊聯絡起來。
但你要是和一個高中生說這些,他只會覺得你有毛病。
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
看電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而擁有了這樣的理解能力就不會隨意因為電影的內容而改變自己對待世界的看法。
如果能夠隨隨便便就改變自己的世界觀,那麼可能也不一定能理解電影裡的內容。
當然,也有人能做到類似的事情。
有些作品就能改變他人對於家人,愛情,事業,世界的看法,這樣的作品大多已經脫離了單純的娛樂電影的範疇,進入到了真正藝術的領域。
就像最經典的說法,少不讀水滸, 就是說少不更事的時候不要讀水滸傳, 容易學著裡面的人打打殺殺, 以暴力解決問題。
而到了成年人的時候,想要因為一部電影改變自己的人生觀,那可太難了。
儘管陸絆擁有超凡的作品, 但還是有些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