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在國內的絕對壓倒性的優勢不一樣,在海外,尤其是北美,《魔潮》的票房形勢並不容樂觀。
首先,《致命極速11》作為老牌系列,在北美有不少忠實粉絲,而系列的完結之作更是拉滿了噱頭,可以說,如果沒有《魔潮》,那麼今年北美的票房冠軍毫無疑問將會是《致命極速11》。
其次,這電影是系列收官之作,但不代表演員和製片方就不拍了,他們後續已經有了類似的賽車題材的電影計劃,這部電影是結束,但並不是終結,因此,票房相當重要。
另外,《魔潮》是奇幻史詩題材,這題材就算在歐美也並不是受眾最廣的,就如同國內也有觀眾看著古裝武俠仙俠就繞道一樣,國外也有看著騎士鎧甲就反胃的,而尤其在北美,這種沒有什麼歷史厚重感的地方,比起那些遙遠的奇幻,還是自己身邊的故事更吸引人,北美本身又有汽車文化,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十分重要,所以,在題材方面,《致命極速11》是佔優勢的。
最後,排片量是硬傷。
《致命極速11》在北美的首日排片量百分之四十七,而《魔潮》只有百分之十七,中間有百分之三十的差距,這不是說質量或者口碑能夠彌補的。
假如北美的聖誕節當天的總票房是五億美元,那麼《致命極速11》的上限就有二億多美元,而《魔潮》的上限則是八千萬美元。
這一點從預售票房就能看出來,《致命極速11》第一天的預售票房接近一億美元,而《魔潮》只有不到兩千萬。
北美的觀眾對《魔潮》的信心還是不足。
當《魔潮》在江城上映之後幾個小時後,北美的紐約也迎來了零點。
兩部備受期待的電影如約而至。
紐約時報甚至為了兩者的票房爭奪開設了專門的網頁,實時更新兩部電影的票房成績。
而在零點剛過,第一場結束的時候,《致命極速11》以巨大的優勢領先。
實際上,只要稍微瞭解電影票房的人就能看出,在這樣懸殊的排片之下,《魔潮》肯定是不會超過《致命極速11》的,首日冠軍,百分之百是《致命極速11》。
到了北美的晚上,二十四小時過去,紐約時報的網站上,《致命極速11》的北美票房一億三千萬美元,而《魔潮》則是四千萬美元。
特別專題的演播室呈現在納斯達克螢幕上,一名女主持和兩位嘉賓暢談兩部電影。
“我認為《魔潮》欠缺的是對英雄的刻畫,整部電影裡,我們只能看到普通人的掙扎,看不到一個英雄,一個超越眾人的超凡者,只有殉難者,沒有英雄的電影是沒有主旨的,這正是它失敗的地方。”
一名嘉賓點評道。
“與之相比,《致命極速11》將重心放在了主角和家人之間的關係,比起人與世界的關係,那些太過龐大的情緒,還是家人之間的情感更加能打動人心,這才是《致命極速11》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