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
她好歹是她的母親。
但在燕京城呆久了,她也知道哪些貴女們是如何被教導的出來的。因著心裡對崔清愧疚,再加上以後也只能指著自己這個閨女兒,所以大多時候崔氏對崔清都是極其寬容和寵溺的,能力範圍內能滿足的要求也都儘量滿足了。
“清兒,這個月我們的月例銀子又花超了,今日你請嘉慶伯府和李府、張府的幾位姑娘來,咱們又往裡貼了好幾兩銀子,你看你這個月能不能少去嘉慶伯府幾次……”
每次去嘉慶伯府少不得要買些沐歡喜歡吃的糕點,或者是其他一些時新的玩意兒,總要花個一二兩銀子,她們這幾個月以來都是入不敷出,花了好些以往攢下來的銀子了。這些銀子可是她的養老錢,每次往外拿錢都心疼死她了。
但女兒說這是投資,只有她以後嫁的好了,才能有更多的銀子來孝敬她。這麼一想,崔氏咬咬牙也就都給了。
得虧是住在尚書府,每個月還能從公中得幾兩月例銀子,院子裡的幾個丫鬟工錢也是從公中出的,不用她們花錢。再加上逢年過節,或是遇上什麼喜事兒老太太他們高興是總賞些衣裳首飾之類的,也能換些錢,否則別說是攢錢了,連夠不夠花都不知道。
“前兩日姨母不是才發了月例銀子嗎?”崔清忍不住皺眉。
“是發了,可那也不夠啊……”
“咱們還有多少銀子?”
總共如今餘留的銀子還有大約一百兩的樣子,但崔氏卻沒有打算實話實說,裝模作樣想了想伸手比劃了一個一和五。
“只有一百五十兩了?”
“不不不,”崔氏連連搖頭,“是十五兩。”
崔清氣得險些將手裡的茶杯扔了出去,想到若是打碎了還得花錢換新的,硬生生又忍了下來。重重的將茶杯擱置在桌子上,發出一聲厚重的悶響,崔清木著一張臉兀自生悶氣。見此崔氏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臨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正僵持著,就聽到外面有動靜。
崔清抬眸一看,卻見著是蘇老太太屋裡的蘇嬤嬤過來送東西來了,忙站起身來起迎,“蘇嬤嬤怎麼過來了,可是祖母有事要交代?”
“表姑娘。”蘇嬤嬤略略頷首,往後指了指身後幾個丫鬟託著的幾個木盒,“這是老太太特意命我送過來的。這邊的是給清姑娘的,這幾個是給欣姑娘的。老太太說幾個姑娘年紀大了合該打扮打扮,特意挑了幾份適合兩位姑娘的,說讓我趕緊兒送過來。”
又是這樣,每次老太太賞了徐嘉怡什麼東西之後,總會又送些給她,免得她們心裡不高興。府裡上上下下誰不豔羨她隔三差五就能得到賞賜,可誰又知道這些玩意兒都是徐嘉怡挑完不要的,老太太可憐她才給她的。
若是可以選,誰願意要這些挑剩下的!
縱然心裡不高興,但面上崔清卻是分毫不顯,滿是感激的道謝之後,又塞了一小包賞錢給蘇嬤嬤,勞煩她特意跑這一趟。
蘇嬤嬤也不多說,笑著將銀袋收了起來。
送走了蘇嬤嬤以後,崔氏急忙忙的就將盒子開啟看了,見裡面擺放得精緻的首飾就兩眼放光,拿在手裡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崔清靜坐了一會兒,忽然抬頭出聲問道,“表嫂肚子裡的孩子,應該是在今年年底就會生了吧。”
“快的話是年底就會生了,慢也是明年正月的樣子。”崔氏將手中的盒子放下,仔細想了想,海氏是今年六月份的樣子診出有孕的,那時候便已經是兩個月了,算了算日子回答道,“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了?”
王雲繡出嫁的日子是在明年三月。
她還有六個月的時間。
崔清暗暗捏緊手中的錦帕,她不能再等了……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徐嘉怡有時去萬安堂請安,有時去陪著王雲繡和海氏說說話,十天半個月的就去長公主府轉一圈,更多的時間是待在屋子裡繡花。這麼時間一晃,就已經到了十一月了。
這日正在屋裡繡花,就收著了長公主特意派人送來的禮物,是宮裡面賞下來的燕盞。長公主吃不完,便送了些過來。
長公主府的人進來的時候沒避著人,府裡的人都知道長公主又給她送東西來了。吃獨食的事兒徐嘉怡做不出來,收不收是別人的事兒,這送不送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以往各院收了禮物也是如此,各院都會送一些,不說東西多少,擺出來的是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