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生聞言輕應了一聲,擰眉思索了一會兒,“這宴席讓你們屋裡的媳婦去就是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讓兩個媳婦兒去就行了,至於兩個兒子就不要去湊熱鬧了。
王明遠和王明宇兩人連連點頭,又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頓住了身子,有些疑惑的望著王鴻生。
“可是父親你前日不是才說最近要我們謹言慎行,徐明達投靠了京兆伊府,而京兆伊背後的又是二皇子。前段時間還聽說嘉慶伯爺與二皇子私下見過面,如今朝局僵持,自是要與他們少些來往,為何……”
王明遠有些奇怪,這是在自己家裡,面對的又是自己的父親,自是不懂就問出聲了。
“此一時,彼一時。”王鴻生不悅的蹙眉瞪著王明遠,不知道這個兒子怎麼有時候智商總是不線上上,“再說不過是婦人之間聚聚說說話,談不上什麼朝事問題。”
“大哥你這就不懂父親的意思了吧,”王明宇嬉笑了一聲,拍了拍王明遠的肩膀,“一一如今住在尚書府,那便是我們尚書府家的姑娘,這一點我們自是知曉,可外面的那些人會怎麼看?”
“他們只會當一一忘恩負義、貪圖富貴的,所以這一場宴會我們可以不去,但一一要去。不僅要去,而且還要讓眾人知道,做錯事的是他徐明達,而不是我王家的女兒,更不是一一。”
王明遠默了默,明白了這其中的意思,行了一個晚輩禮道,“兒子省得了。”
王鴻生點了點頭,擺了擺手讓兩個兒子退出去。
崔氏自打入住尚書府以後,每日都領著兩個姑娘往萬安堂跑,表面上說是老太太一個人難免無聊,過來陪老太太說說話,讓自己長長見識也是好的,可實際上心裡怎麼想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趙氏先前雖是在崔氏身上吃了一個悶虧,事過之後倒也不覺得生氣了,左右不過府裡多養幾個人,又花不了多少銀子,就當是報了公公和婆母的恩情。
是以後面再在萬安堂碰見崔氏時,也沒有給她甩臉子,還能心平氣和的和她說笑。對於她帶來的兩個姑娘崔清和崔欣,趙氏還經常收羅送她們些小玩意。
眾人正說著話,門外有丫鬟進來稟報道,“老太太,大夫人,錦繡閣方掌櫃的來了。”
丫鬟的話音剛落,就有一位約莫四五十歲的男子從外面走了進來,身後跟著好幾個夥計,每個夥計懷裡都抱了好幾塊布料。
錦繡閣是專做布匹生意的,他家布料用料考究、織造工精,紋彩華麗,尤其是使用了織金夾銀手法的雲錦,更是美若雲霞,堪稱一絕。這雲錦在整個燕京城也都是出了名兒的,甚至連宮裡的娘娘也是誇讚過的。
當然,錦繡閣的掌櫃的也是極其會做生意的,每次出染了新的布料之後,不是像其他鋪子那般等著客人上門,而是領著夥計拿了樣品,親自登門送到各府去讓各位夫人挑選,給足了世家夫人的面子,成交量自然也不差。
“方掌櫃的來了。”趙氏笑著打招呼。
雙方經常交易,都是熟人了。
方掌櫃進來向上座的幾位行了禮,“老太太,夫人,貿然前來多有打攪。這是我們錦繡閣出染的新款,你們看看可有喜歡的。”
老太太側眸看了眼,見這次送過來的布料的確都是時新的顏色,但都適合年輕的姑娘,像她這樣的年齡穿著有些不合時宜了。
“芬蘭,你去選些吧。”
“是。”趙氏應了一聲起身。
崔氏一眼瞧去,當即就看上了方掌櫃身後的一個夥計懷裡抱著的一匹水紅色的布料,目不轉睛的細看了一會兒,越看越喜歡。
她們在東客房住下之後,趙氏還從公中撥了兩個丫頭過去伺候,也讓趙嬤嬤去成衣店的鋪子裡按照崔家三人的尺寸買了些衣裳,再加上其他的必需品也都一併送了過去。
崔氏三人收到衣裳首飾的時候,將兩個丫頭攆出了門外,三人在房間裡東摸摸、西看看,樂得眉開眼笑。
因著老太太同意了她們三人在尚書府住下,崔氏三人便肆無忌憚的每日叫廚房變著法子的給他們送各種吃食,胡吃海喝之下,短短几日就已經養得紅光滿面了。
不過到底是沾著老太太的光才能得以留下,崔氏也不敢太過放肆,才會每日都來萬安堂討好老太太。
所以就算是心裡十分喜歡那匹水紅色的布料,崔氏也只是在心裡想想罷了,倒不敢真向老太太討要。
畢竟現在吃人家的,用人家的,哪裡還好意思張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