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清穿之清嫻> 第174章 取名喻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4章 取名喻意 (2 / 3)

德麟走後,嫣凝心中愁緒千結。

她腹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個兄長與姐姐,一府之內將會是三個孩子,三個額娘。

而德麟這個孩子看似溫潤和善,想他阿瑪與額娘都是心思縝密之人。現在雖從他身上看不出絲毫心計,可從今日可看出他天『性』易生疑,以後會不會因她腹中孩子與她起嫌隙,嫣凝不得而知。

嫣凝腹中之子是她第一個孩子,她沒有做人額孃的經驗,亦不敢擔保日後自己與德麟會如同與自己腹中孩子那般心靈相通。

她雖是他名義上的嫡母,可如後母亦無差別。不過是在這封建禮儀壓制下,德麟及芴春剛產下的女兒來日都得尊她一聲大額娘。大額娘與額娘雖差了一字,卻是天差地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獨自思著日後府裡的種種,嫣凝私心裡卻想著。若是能讓福康安允准夕盈搬回東院,重新養育德麟在身側。到時雖是同一府院,卻也整日的見不著面。那樣德麟與自己之間還尚能保留昔日的養育情分,若是來日生了心結,德麟又是襲福康安爵位之人。那她的孩子該如何在這府中生存?她仿若從福長安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以後。

可縱使福康安允准了,夕盈又豈會願意自己的兒子回到膝下成為庶出。

這樣想著,直到竹香請她出去用膳,嫣凝才知曉天『色』已黑,屋子裡掌了燈。她手觸到短腿案几上的玉瓷碗,碗壁已有了涼意,碗中薏米桂圓羹結了一層瑩亮薄紗似的膜。

或是腹中有點飢餓,嫣凝聞到了牆壁上椒的香甜。

“椒聊之實,蕃衍盈生”,是福康安教嫣凝認古字時從詩經上念出來的。當初他命人以椒和泥,不過是為了溫暖內室。那一日他念出來後,銀白『色』長袍托起的面容閃過一絲欣『色』,喃喃說道,“原來椒室還有這層意思,那這屋子中的牆壁都和了椒泥,我們將來豈不是要兒孫滿室。”

福康安溫意的笑容浮在嫣凝心中,當從和了椒的牆壁上看到自己頭上的髮髻時,她嘆道那似燕子尾翼的髮髻本不屬於自己。

正如她終是不屬於這裡。

她記不得當初求子的初衷是為何,也無非是耐不住庭院的寂寞孤獨想有自己骨血與自己終日相伴而已。

那若是來日她會像來時般突然消弭不見,她的孩子該如何在這嫡庶有別、規矩森嚴的富察府生存下去。

既然她無法陪她腹中的孩子成家立業,那不留下腹中孩子,痛的也只有她自己而已。

直到晚膳擺好,福康安才從書房回來。

嫣凝看著滿滿的一桌子膳食,猶豫著不敢動筷子,今早芴春便是這樣生下了女兒。芴春尚可早產保子,若是她,小腹尚且平平,只能眼看孩子化作一灘血水離她而去。

她到底是不捨得福康安與自己的孩子,她眸中蒙了一層淡薄的水光看向福康安。

福康安坐在她身側,往她跟前的玉瓷碟中夾了很多菜品。他溫『色』一笑,“有我這個阿瑪在,何人敢害我的孩子!”

一句話令嫣凝心中的擔憂散盡,福康安的模樣已然是把今早的事情調查清楚了。

中午在春櫻苑,丫鬟雖擺了膳食,但二人心中因掛念芴春都未進食。福康安想強令嫣凝吃下些羹食,可送於唇瓣裡的桂仙裹糕也被嫣凝吐了出來。黃昏時,竹香端上的薏米桂圓羹又因德麟變成了一碗冷粥。

如今嫣凝腹中空空,又藏匿了一張嘴巴在腹中;她顧不得夫為妻綱,獨自吃著桌上的佳餚。

轉眼的功夫,桌上玉瓷湯盆中金線銀魚湯已見底,一玉瓷盤『色』澤誘人的薰楊梅只剩了殘骸,竹籠中的薄荷面棗也少了些許。

福康安見她只用這些油膩點心、粥湯,便夾了幾縷細絲狀的杏泥蒸鵝置於她跟前的玉碟中。

濃濃的花椒味飄進鼻間,想起了花椒的喻意,嫣凝把杏泥蒸鵝擱置一旁。她夾了熝鴨羹,福康安只當她不愛吃杏泥蒸鵝,也並未在意。

晚膳後,嫣凝平平的小腹有些隆起。她心裡思著,嘴上不由得說了出來,“是不是腹中孩子長大了?”

福康安卻掃了一眼殘殘半半的玉瓷盤碟,手捏住嫣凝恢復了紅潤的面容,面上的笑意隱不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