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兩個孩子和裡裡外外的活兒全落在了馮娥一個人的身上,繁重的勞動加上還要照顧兩個孩子,讓這個本來挺賢惠的女人變得暴躁易怒起來,尤其是已經三四歲了還不懂事的根根,更讓她處處看不順眼。
這個本就不是親生的傻孩子,漸漸地成了馮娥的眼中釘,肉中刺,一旦有點不順心了就揪過來根根非打即罵,還常常不給根根飯吃。
不但吃不上飯是經常事,根根還要幹活,別看他個頭小沒力氣,可髒活累活樣樣能幹,因為只有幹了活,後娘才會給他飯吃。
根根除了幹活最喜歡的事就是跟小弟弟一起玩,雖然比弟弟大五歲,但他們兩個人就像同齡的孩子一樣,個子一樣高,懂得也一樣多。
“好孩子才有飯吃。”這是根根從後娘那裡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這句話也是根根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為了當個好孩子,根根不停地幹活,吃的也不好,個子就更不長了,八歲的時候還是跟三歲的弟弟一樣高。
每年過年之前根根的爹就會從遠方回來,帶回來錢和好吃的,是根根一年中最盼望的時候,而且這個時候後娘也會對他很好,跟小弟弟一樣的好。
又到了一年的年末,爹爹又要回來了,根根是天天想天天盼,可盼到的竟是一個噩耗,根根的爹在回來的路上從馬上摔下來,摔死了!
這一下根根家的天徹底塌了,別人家張羅著過年,他們家張羅著喪事,根根雖然不太懂死亡是怎麼一回事,但他知道再也見不著爹爹了。
爹爹的喪事處理完就過年了,可他家裡什麼都沒有,根根的爹帶回來的錢全辦喪事用了,家裡吃的用的都沒有,這讓馮娥十分惱火,於是再次把氣撒到了根根的頭上。
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寒冷夜裡,馮娥面對一貧如洗的家裡和年幼的文昭,突然冒出了要拋棄根根的想法,這個不是親生的憨兒憑什麼要拖累自己?
馮娥把根根叫來,告訴他在鬼山埋他爹的時候,自己的耳環丟在那了,讓根根去給她找回來,如果找不回來就不許回家。
心思單純的根根哪裡知道這馮娥連耳洞都沒有,怎麼會有耳環?
那一年雪下得非常大,萬家燈火,喜氣洋洋的除夕夜裡,根根一個人趟著沒到膝蓋的厚雪,頂著凜冽的寒風一步一步地走向鬼山,去找那根本就不存在的耳環。
這一夜馮娥翻來覆去睡不著,到了深夜她實在挺不住了,披上大衣還是出去找根根了,可漫山的大雪,她去哪找啊,結果找了一夜也沒有找到根根。
也許是懲罰吧,馮娥回來之後就大病了一場,之後的幾十年她的身體都不好,夜裡也睡不好覺,別人問起根根的時候,馮娥就說讓根根他爹那面的親戚接走了,別人也沒懷疑過什麼。
只有幼小的文昭每次問起根根哥哥哪去了,馮娥才會突然嚎啕大哭起來,文昭一直不懂娘為什麼會這樣,直到馮娥幾年前去世,才把一切告訴了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