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崩潰了一個晚上之後,趙括就收拾行囊,率領著上萬名剛剛轉到自己手下的民夫回去運糧草去了。
崩潰歸崩潰,運糧還是要運的,畢竟不運糧的話軍法從事誰也遭不住啊。
於是趙括就這麼苦逼的當起了運糧官。
就在無精打採渾渾噩噩的趙括帶著一大群民夫手下回歸邯鄲的時候,趙括的老孃得知了這個訊息,派人送來了一封信。
信上的話只有幾句。
“汝父出身貧寒,曾任田部吏之官,不曾自棄而奮發,故有馬服君之封。吾兒今之裨將,豈非遠勝田部吏也?願吾兒習父,耀吾門楣。”
這封信猶如當頭棒喝,終於喚醒了趙括。
沒錯,當年趙括的老爹趙奢也不過只是一個替國家收租子的小吏,但憑藉著自身的奮鬥卻最終成為了讓無數人仰望的馬服君。
如今的趙括身為裨將,轉換成地方行政級別都要和郡守差不多了,比起老爹趙奢來說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更曾經和趙國國君趙丹談笑風生···根本沒有理由自哀自怨嘛!
從這一天起,趙括覺醒了。
他不但每天勤奮練習武藝,操練自己麾下計程車兵,夜間更是苦讀兵書,日日未有懈怠。
在年輕的趙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括心中憋著一股勁,爾等都覺得吾趙括不行?吾卻要證明給爾等看,吾趙括,乃是不遜色於吾父之大才!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差不多兩個月。
這一天晚上,趙括率領著自己的運糧隊,護送著上萬民夫和數千車糧食,浩浩蕩蕩的抵達了故關。
根據慣例,趙括和運糧隊都在故關宿營一晚,第二天早上啟程,傍晚時分正好可以全部抵達泫氏城。
在經歷了這幾個月的軍旅生涯之後,趙括整個人的膚色變得黝黑了許多,一張臉龐上十足的銳氣基本被磨平,舉手投足間多了一股沉穩的風範。
如果說先前在覲見趙丹之時的趙括還有幾分公子哥的模樣,那麼如今的趙括看上去已經完全是一個真正的軍人,甚至已經隱隱有了些帶兵將軍的模樣了。
這兩個多月來的軍旅生活對於趙括的改變無疑是極為明顯的。
和往常一樣,趙括在夜間巡視完畢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帳篷,挑燈夜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