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者顫顫巍巍的開口道:“想當年威王、宣王之時,吾齊國是何等的威風,如今、如今……唉。”
周圍的高唐人聽了這番話,一時間心中不免五味雜陳。
有人道:“往事無須再提,甚麼天下霸主、東帝時代,如今早便是過去了。自五國伐齊後,齊國又何時強盛過了?聽說那齊王和相邦後勝夜夜笙歌,又有諸多美女相陪,何曾管過吾等死活?”
無論在任何時候,抱怨國家和統治者都是最容易找到共鳴的。
所以在這一番抱怨開了頭之後,立刻就有人接腔道:“正是,吾原本為城外農戶,但是自從數年前高唐歸齊之後,那齊王便派人將方圓百裡上千戶人家統統遷移進城,自農籍降為工籍,原先的土地都給齊國田氏貴族霸佔了。”
又有人道:“而且那趙國乃是十稅一,齊國卻是八稅一,論起稅來比趙國重了不少。而且趙國論耕地之富庶,遠不如齊國也。這齊王收稅如此之重,然而兵甲之利卻遠不如趙國,打起仗來更是……嘿!”話中不滿和嘲諷之意十足。
一番七嘴八舌對齊國的嘲諷之後,眾人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於是話題又開始發生了變化。
“若是這麼一說的話,其實當一個趙國子民似乎亦是沒有甚麼不好。”
“那是自然,汝也不想想,這數年來趙國從來都是對外擴張,何曾被人打過?當一個趙國子民,那自然是極好的。”
“汝這便是胡說了,莫忘了去年還曾有一次邯鄲之戰。”
“嘿,邯鄲之戰?汝怕是不知道,在那邯鄲之戰中,趙王為了令城中百姓不至於餓死,還以爵位和公卿大夫們交換糧食。汝倒是問問汝,若是高唐亦同邯鄲那般被圍數月,齊王可會效仿趙王?”
“……這自然是不會的。”
“這齊王怎會理睬吾等黔首死活?”
“怕是屆時還要命吾等捐糧,以備守軍食用。”
於是又是一番對齊國統治階層的聲討。
“……如此說來,還是當趙國人更好。”
“那是自然,吾等黔首,只需安心度日即可,管他甚麼趙王齊王,反正都是大王。莫造反,造反死路一條。”
“正是正是,汝等不見前幾日腰斬棄市那些人,哪個不是暗中鼓動造反的,如今皆落了個死無全屍。再說了,趙國乃是天下第一強國,哪裡不比齊國強了?”
“也對。若是吾等成為了趙國人,以後這兵災兵禍,想來是要少了。”
一說到趙國的好處,氣氛突然又變得有些熱烈了。
“汝等可別忘了,趙國可是和秦國一般有著那軍功爵制的。吾等若是去參加趙軍並在戰場上斬首立功,那便可能夠分到土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