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送了舒王妃回來,看屋裡氣氛熱鬧,便說:“今日,王妃不如留下來用午膳吧?”
崔氏也想多陪陪老母親,還有事情要問崔植,點頭答應:“麻煩阿嫂了。”
“自家人說得哪裡話。”盧氏笑著擺了擺手,又出去張羅了。家中有客人,飯菜自然不能跟平日一樣,要準備得更豐盛,才能彰顯女主人的賢惠。
午間用膳的時候,崔雨容和嘉柔還是坐在一塊兒,她說道:“你好多年沒來長安了吧?後日我們去驪山的別業玩,你去不去?”
驪山又名繡嶺,以湯泉聞名天下,山勢逶迤,草木繁盛,很多富貴人家都在那裡修了別業。嘉柔來過兩次長安,都沒去過驪山,自然有些心動。
她詢問崔氏,崔氏笑道:“你想去便去吧。”難得她沒有因為虞北玄的事情影響心情,崔氏自然不會阻擾。
崔雨容高興道:“那後日我和阿兄去接嘉柔。”
崔時照聽到這裡,暗暗地鬆了口氣。他低頭吃飯,伸筷子的時候,忽然跟嘉柔夾到同一個菜,嘉柔立刻放開了:“表兄先。”
他卻轉而夾了別的,神色清冷。
嘉柔無奈,這個人也太記仇了吧?好像跟她夾一道菜都很不樂意。但這位以後可是元和帝的重臣,她就不跟他計較了。
用過午膳,盧氏扶著老夫人回去休息,崔氏則跟崔植去書房談事。
崔時照走出用膳的地方,崔雨容追上來:“明明是阿兄想要邀請嘉柔去驪山玩,剛剛席上為何又那樣冷淡?”
崔時照道:“我如何了?”
“你明明就不討厭她,”崔雨容站在他面前,“或者你喜歡她?”
“無稽之談。”崔時照拂袖離去。
崔雨容倒真希望自己想多了,否則便不是幫他,而是害他。
她自然也喜歡嘉柔,第一次見面就很投緣。但嘉柔有婚約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阿兄這麼多年不肯娶妻,她還以為是專注考功名的緣故。可直到今日,發現他偷看了嘉柔好幾次,才明白真正的原因。
或許有個人,已經住在他心上多年,他卻不自知。
十年前,李絳這一房還未發跡,暫住在城郊的康樂坊。如今李絳已經官拜宰相,住回了永興坊的祖宅,大門朝街,圍牆高聳,庭院深深。
李絳的長子李暄是神策軍右軍都尉,次子李昶是戶部的度支員外郎。在長安士族的年輕一輩當中,這兩位可算是佼佼者。
再看李絳的么子李曄,從小就是個神童,曾被所有人寄予了厚望。
可最後卻猶如一道流星,短暫地劃過天際,歸於暗淡。
李曄從馬車上下來,隨從雲松要攙扶他,李曄卻擺了擺手,低頭上了臺階。守門的人看到四郎君回來了,連忙奔跑著入內稟報。
廳堂之上,李絳正在跟長子李暄說話,聽到李曄回來了,兩人立刻停了下來。
李暄說道:“父親剛好可以問問他,這些日子究竟去了哪裡。我去驪山幾次,都沒見到他。”